(来源:辽宁省教育厅)
如何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完善家校社共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这是家长、学校和全社会都关注的话题。
日前,省教育厅开展了中小学家校社共育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确定20个中小学家校社共育工作典型案例单位。
这些单位有哪些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起来看一看——
辽宁省中小学家校社共育工作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鞍山市教育局
鞍山市教育局制定了《鞍山市空中家长课堂实施方案》,面向全市家长每周两次播出家庭教育课程。“社区公益课堂”和“空中家长课堂”均以线上网络音频或视频方式授课,“社区公益课堂”主要解决中小学生,重点解决经济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下岗职工家庭中学生学习成绩提升问题。“空中家长课堂”主要面向幼小初高学生家长,重点解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家长心态焦虑、情绪急躁及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等问题。
葫芦岛市教育局
葫芦岛市教育局赋能家庭教育,打造高品质家庭教育讲师团;注重课程引领,开设“线上+线下”多样化、精品化课程;组织基层学校关工委开展了“代理家长”活动,帮助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在《葫芦岛市教育局落实“双减”工作做好全市中小学“三提高”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强化家长监督权力”。学校利用家委会,对学校作业管理、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等工作进行监督。使教育实践与国家和时代同频共振,推动家校社从“分离”迈向“共融”,从“彼此孤立”走向“互补共赢”。
沈阳市沈河区家庭教育学校
沈阳市沈河区家庭教育学校是全国首家区级家庭教育学校,配备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为区域家庭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创新构建了“五级家庭教育联动化模式”,打造“区级-整体统筹、社区-融合普及、学校-重点安排,年级-计划推进,班级-具体实施”的全方位、立体式区域家庭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体系。统筹融合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集家庭教育的师资建设、学员培训、课程研发、科研探究、答疑指导等职能于一身。
大连瓦房店市教育局
瓦房店市教育局一直把家庭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通过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不断活化家教新思维,创新家教新方法。创编了《警世贤文歌》读本,涵盖了爱国、孝亲等22个主题。编写出版了《举案谈教子》和《同圆梦想》,包含了大量的家教理念和家教方法,深受家长欢迎。成立了市、校两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100多人,深入学校开展讲座200余场,受益家长十万余人。成立了瓦房店市家教艺术团,把来自家长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创编成散文、歌曲、小品和情景剧等不同形式的作品,融入到家庭教育之中。
大连市金普新区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金普新区立足实际,通过“搭好普惠性 学习提升链、筑好特殊性学习加密链、打好全域性学习生态链、建好自主性学习驱动链”,四链合一,打通新时代家长培训最后一公里。聘请专业团队,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定期答疑解困惑;挖掘本土资源,音频与微课相结合,真实情境巧促动;出版系列读本,超市式与菜单式相结合,各取所需有实效。面向全国出版发行15 册系列读本《小海娃成长记》;开发系列化课程模块,汇编出版《家庭教育微语录》《金普家训》《晒我好家风》等系列读本,满足家长多样化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搭建平台组织家长分享交流,让“乐学、善学、优学”蔚然成风,推动家校社共育工作更上新台阶。
沈阳市南京一校长白岛一分校
学校围绕八敬八诚评价体系,构建了诚敬育人、知行合一的“一四三”德育新模式,积极构建了“诚敬领航 和谐共育”三维六团十员家校社共育网络,创设了“诚敬共育”家长学校,开发了涉猎中华传统文化、科技体育、自护自救等32门“家长助教”课程,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平台,形成了和谐共育的教育生态,提升学校课程建设品质,丰富学校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家校沟通,确定课后看护“动态”名单,对接两千五百多个家庭的真实需求。
沈阳市实验学校
学校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家长学校成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家长成长的平台。在不断完善共育工作机制中,积极探索并创新构建“浸润、交互与实践”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的三维体系。一维体系主要打造以家长开放日、学校活动、家校“结伴”、教师家访、家长会为平台的浸润式课程;二维体系以专家平台为抓手,强化家长队伍建设,专门开办家长培训讲座;三维体系以“百个行业进校园”、百个德育实践基地活动、开设社团活动课程为载体,强化实践体验,打造实践课程中三大体验平台。
沈阳市浑南区白塔小学
学校从书法育人角度,充分对接和利用社会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格局。在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辽宁省九皋艺术馆、沈阳市书法家协会、沈阳市教育基金会、沈阳市宣和艺术馆专家支持下,学校家委会密切配合下,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领导指导、专家探讨、家长座谈,组建领导机构,形成运行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培养优秀师资,打造开放讲堂,开展特色活动,涵养书法墨香文化。家校社共同研讨制定学校书法教育发展规划,共同整合资源,协同实施,不断进行总结、调整,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为学校整体教育发展、教师培养、学生成长提供动力、提供支撑。
沈阳市辽中区第一小学
学校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推动家校社合作,实现网上线下双结合,组织全校家长、教师关注“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公众号,并注册加入到数字化网络平台,开通互动平台,通过观看全国知名专家直播,教师、家长不断成长进步。平台每周发布班级实践活动,家长引导孩子完成,并把活动图片和孩子实践心得发布在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成长。学校把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定为学校家长驻校日,利用“十个一”活动,将学校办学和管理、教师授课、家长课堂、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为家长进行全方位呈现。
大连市甘井子区龙泉小学
学校通过打造“家庭教育导师团”和“家庭教育辅导团”两支队伍,构建了龙泉小学“爱之道”家教课程体系,实施学生身心训练课程,家长系列成长课堂,“家校共建导师”系列培训课程。录制“家长课堂”系列课程,汇编家庭教育经验,将科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系统化。通过导师团和课程辐射引领,学校组建“泉心泉意家长联盟”,通过家长会、开放日、座谈会、交流分享会等途径,广泛听取家长意见,了解家长需求,分享好家风和育人经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打造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鞍山市立山区中华小学
学校根据学生家长的需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寻求家校共育的一致方向。在治校育人工作中,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发“舞台+平台”立体化的平台,建立“家长学校服务站”,开设学校家庭教育专刊公众号,开辟“家庭教育”宣讲专栏,成立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中心。建设家庭教育社区指导服务站,建立家长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家委会运行联动制度、家长诉求和渠道办理制度、校长向学生家长代表报告学校工作制度、学校社区紧密融合制度、家长联合会工作报告制度、家委会主任任职资格制度。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学校构建了数字化背景下新型现代家校共育理论体系,建立网格式学习圈。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家庭教育“自选超市”,设置家庭教育理论、应用方法、成功案例、网络留言板等板块,家长可以到家校共育平台上自由提取有用信息,并随时提交自己的教育体会,做到有传出、有回应,家校共育的数字化建设也进入了自动更新模式。为减负后的学生家庭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建立了“流程+制度”的管理模式。先后制定《网络平台管理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家长网络学习评比制度》,设立了奖励机制,鼓励家长观看专家讲座,参与网络交流。
丹东凤城市东方红小学
学校在“双减”背景下,依托家长学校,开展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在书香家庭创建、亲子活动常规家校社德育活动的基础上,以树立家校社共育学习意识为前提,引领开启新型家庭教育培训模式。借助东方红小学德育品牌“家长讲堂”带动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家校社联动思政宣讲活动,让家长成为德育宣讲者。多项家校共育活动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育成果奖。策划组织了“东方红小学家长讲堂”特色活动。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各家单位的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号召,他们走进班级、校园电视台或直播间,借助“校园心理之声” 向孩子们宣讲安全、科技、用电、医药、军事、植物等多种知识,形成育人合力。
锦州凌海市安屯镇义务教育学校
学校针对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组建了家长学校,成立校、班两级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科学家教讲座活动,传播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长科学家教。将学生家长分班级组建九个微信群,每个月在群里进行科学家教讲座。每个月两课时教育内容,班级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撰写笔记。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使家长了解科学家教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利用家教现场,通过电子屏、宣传标语、大屏幕主题版面,通过专家面对面指导,扩大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对孩子教育的深刻影响。
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学校以明德文化为引领,以特色德育为突破口,重点关注家校社协同育人团队的建设,整合团队资源,打造一体化捆绑式工作模式。组建了书记、校长、德育副校长、校团委书记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家庭教育教研室,配齐了专职家教工作教研团队。学校联合家长、社区三方共建“家校社联系协会”。开设“家校共育大讲堂”,定期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围绕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家庭教育精准指导。学校创造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观看军训展演,参加孩子成人礼,开展亲子读书,开设家长开放日,了解孩子学校生活。
阜新市第十三中学
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教师梯级发展机制,家庭教育师资队伍由高到低设立省级以上名师、市级教师、先锋教师、主力教师。教师全员培训课程,以家庭教育普适性和沟通技能课程为主。深入推进家长教育系统化培训,开办“父母大讲堂”,起始年级入学适应性主题家长课程大巡讲,增强家长教育的系统化。采取“1+N”方式确定教师直接联系家长制度,全校领导干部教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家访。学校还挖掘周边单位和社区资源,让学生和家长走进社区、书店做义工,开展周末城乡学校“手拉手一帮一结队”活动,组织“敬老爱老送温暖”活动等。
朝阳市龙城区长江路小学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重视讲师队伍建设,开展多种类型的家教课:开设了一年级家长的开门课、不同年级家长的成长课、各种类型学生的特色课。学校创新特色工作,家教活动精彩纷呈。举行家长开放日,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接触,花式课后服务,吸引了社会人才;举办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建立家访制度,搭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每年的毕业典礼邀请毕业生家长参加,组织家长代表通过视频的方式和孩子诉说心里话,并代表全体家长为孩子们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盘锦市辽河油田胜利小学
学校构筑三结合立体育人模式,多维度实现教育最大化,使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结成和谐的教育网。按照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特点和成长需求,实施月主题活动,设计分段家庭教育内容。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学校积极与家庭、社会、学生联手,四方协同,构建立体教育网络。探索打造符合校情家情生情的学校德育文化品牌,指导家长掌握教育规律与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发挥关工委的职能,邀请革命老前辈作报告,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邀请公检法的有关同志进行法制知识讲座,让学生知法懂法。
辽宁省实验学校
学校开展了“九年一贯衔接互助式”主题家庭教育沙龙,达成“专家师生家长同台” “家校社多方共育”教育效果。沙龙聚焦义务教育衔接关键年级家庭教育的焦点问题,由6、7、8年级的学生、家长、班主任及心理教师、家庭教育专家同场共议、互助成长。“专家师生家长同台”,实现“面对面”“多角度”无缝沟通和“专业引领与实践指导”的无缝衔接,助力焦点问题高效解决;“高中低年级共议”,实现“过来者回头看”“当事者解谜团”“后来者早预防”的衔接互助,助力亲子积极自主成长;“家校社多方共育”,营造“多元聚焦”“资源同享”“和谐共促”的生态环境,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以家校社共育链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项目化推进,课程化落实;家庭积极参与,多种手段实施;链条式布局,融合式发展。学校建立共育课程平台,助力提升协同育人水平。课程包括读懂孩子、亲子沟通、家校合作、情绪管理、习惯培养等多个模块。与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同落实家长学校的实施工作,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及家长等相关人士作为授课教师,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导师可循,有方法可依,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新途径。
来源:北国·辽宁日报
(声明:此文章为转载文章,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2、本站永久网址:https://www.yuanmacun.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6、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源码村资源网 » 学校课程网站模板(课程网站建设)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