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建设单位: 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
2017年12月16日,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公司会议室,根据《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自行组织验收,其中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监测单位代表和专业技术专家等组成验收组。
验收组听取了建设单位对该工程环保执行情况报告和监测单位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的汇报,现场检查了工程及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审阅并核实了有关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索镇镇西雅和村,东面为桓台源辰废品收购站和农田,南面为桓台索镇镇亦财水泥构件厂和水塘,西面为205国道,北面为耿桥建材厂和桓台县明东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有限公司。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敏感保护目标。
由于市场和资金的原因,企业进行分期建设和验收。本次为一期验收。实际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形成年处理60万吨建筑垃圾和废尾矿的生产能力。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最终形成120万吨建筑垃圾和废尾矿的生产能力。
项目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计数量
一期建设情况
备注
1
破碎机
2套
(流水线)
1套
(流水线)
分期建设和验收
2
装载机
3台
3台
与环评一致
3
挖掘机
1台
分期建设和验收
4
水洗设备
1套
分期建设和验收
5
布袋除尘器
1台
1台
与环评一致
6
洒水车
1台
1台
与环评一致
7
焊机
2台
与环评不一致
8
焊烟净化器
1台
与环评不一致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017年7月企业委托山东华度集团有限公司对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7年8月22日桓台县环境保护局以桓环许字[2017]617号文对该报告表进行了环评审批。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山东华度检测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并编制了验收监测报告。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无环境投诉、违法或处罚记录等。
(三)投资情况
本项目(一期)实际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50万元,占实际总投资16.7%。
(四)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建筑垃圾(砖块、混凝土块、石块、砂浆块、沥青块、水泥稳定灰等)及废尾矿运到全封闭式堆场暂存。原料经三级破碎后分筛,生产出再生骨料(12.5px-25px,25px-50px,25px-75px,50px-100px)、细粉(混合材)等产品,再生骨料送入成品仓库暂存。
(五)验收范围
项目分期验收,本次验收的范围为一期,验收内容为一条生产线。第二条生产线和水洗装置待建成后另行验收。
二、工程变动情况
经查阅资料和现场踏勘,建设单位为提高环保治理水平,进行了环保设施的完善提高:
1、项目目前仅建成一条生产线及环保设施,第二条生产线和水洗装置分期建设和验收。
2、项目工作制度由原来的8小时长白班制,调整为弹性工作制,项目产能不变。
3、增加的焊机为辅助设备,项目配备焊烟净化器以处理焊接烟尘。
根据环办[2015]52号文,以上变动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不属于重大变动,可以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1、废水
该项目厂内道路、原料仓库及生产车间喷洒用水全部蒸发损耗,无废水产生;洗车平台洗车用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无废水产生;职工生活污水(不包括大小便)水量较小,水质简单,用于厂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2、废气
(1)破碎、筛分工序粉尘:破碎、筛分工序在密闭车间内进行,车间内设置多管水喷淋系统,对破碎、筛分工序进行喷水抑尘。粉尘经喷水抑尘后由引风机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未被收集的粉尘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2)堆场粉尘:该项目运来的建筑垃圾、废尾矿存放于密闭式厂房内,厂房内设置多管水喷淋系统,对建筑垃圾和废尾矿进行喷水抑尘处理。堆料无组织粉尘经过定期喷水和堆场封闭处理,无组织排放量大大减少。
(3)道路扬尘:项目厂区内地面定期清扫洒水降尘。
(4)成品仓库粉尘:项目制成的成品存放于密闭式厂房内,厂房内设置多管水喷淋系统,定期对成品进行喷水抑尘处理。
3、噪声
该项目噪声主要为各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设备噪声水平在 75dB(A)~85dB(A)之间。噪声源设备均设置在密闭的车间内,并采取相应隔音减噪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4、固体废物
该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日常生活垃圾和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职工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集中收集后外卖。
5、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生产、安全和环境管理,确保各类生产和环保设施同步正常运转,杜绝污染事件的发生,满足环境保护的规定和要求;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要求,使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地控制,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2)在线监测设施
依据环评批复中的要求,本项目不需要安装废水、废气的在线监测设备。
四、环保设施监测结果
监测期间,该企业生产正常,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满足验收监测技术规范要求。
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分析如下:
1、废水
该项目无废水外排。
2、废气
验收监测期间,无组织颗粒物第一天监控浓度最高值为0.679mg/m3,第二天监控浓度最高值为0.820mg/m3。两天的监控浓度最高值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和《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表2中相关排放限值要求。
布袋除尘器排气筒第一天监控浓度最高值为3.2mg/m3,第二天监控浓度最高值为2.6mg/m3。两天的监控浓度最高值都能够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表1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3、厂界噪声
噪声第一天昼间监测最高值为59.2dB(A),夜间监测最高值为48.4dB(A);第二天昼间监测最高值为59.5dB(A),夜间监测最高值为49.1dB(A)。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要求。
4、污染物排放总量
该项目颗粒物排放量满足批复及《关于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总量确认意见》的要求。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和监测结果,项目废气可以满足相应排放标准,对环境空气环境影响较小;无废水外排,不会对周边地表水造成影响;项目装置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对周围声环境较小,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敏感保护目标。
总体讲,项目投产后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六、环评批复措施落实情况
环评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落实情况
该项目必须加强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不得建设使用燃煤设施。本项目生产过程必须在车间内进行。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扬尘控制措施参照《淄博市混凝土企业环境规范》执行。废气排放执行《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及《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中的标准要求。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粉尘3.9t/a。
项目没有建设使用燃煤设施,项目生产过程都在车间内进行。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验收监测期间的检测结果表明有组织粉尘排放浓度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及《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中的标准要求。无组织粉尘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中相关排放限值要求。经计算该项目粉尘排放量为2.822t/a,满足批复的要求。
已落实
项目产生的职工生活污水,用于厂区洒水降尘,不外排;车辆清洗等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职工生活污水,用于厂区洒水降尘,没有外排;车辆清洗等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已落实
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项目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沉淀池沉渣,集中收集后外卖;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外运。
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集中收集后外卖,职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外运。项目未上水洗设备,没有沉淀池沉渣产生。
已落实
项目要对高噪音设备采取减震、消音、隔音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严防噪声扰民。
2017.11.22-11.23日两天的监测结果表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已落实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制定环保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意见》(淄环发[2010]60号),并作为环保验收的必要条件。
企业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制定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制定环保管理制度。
该项目如发生环境信访事件,影响周边环境质量,必须立即停产整改。
验收监测期间未发生环境信访事件。
已落实
七、验收结论
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验收组认真审核了项目验收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现场检查。项目分期建设和验收,本次验收内容为一条生产线及配套的辅助、环保设施。项目(一期)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了环评报告和批复文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有关要求,废气达标排放,无废水外排,噪声监测结果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固体废物合理处置,符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及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一期)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正式投入生产。
2、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公开验收报告,公示的期限不少于20个工作日,同时向所在地环保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验收报告公示期满后,建设单位登录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填报建设项目基本信息、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情况等相关信息。
八、后续要求
1、项目加强管理,抑制粉尘排放量。
2、定期维护环保设施,完善环保设施运行记录,做到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3、定期进行环境自律监测并主动进行信息公开;
4、定期组织环境隐患排查,建立环境隐患排查台账;
5、加强应急演练及应急设施的维护保养。
九、验收人员信息
见附表
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16日
来源:淄博锐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前言
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位于砚山县八嘎乡龙所街六雷村,总库容128.8万m3,工程规模为小(一)型,工程等别为Ⅳ等,最大坝高32.4m,设灌溉供水管道一条,全长8.19km,灌溉面积4225亩。水库扩建完成后可解决水库下游六雷、平坝、新发寨、龙所街等地4953人和1157头人畜饮水问题。工程总投资3214.85万元。
建设单位于2013年7月委托文山州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3年8月7日取得“文山州环境保护局关于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环审[2013]89号)。项目开工时间为2014年3月,于2016年10月完工正式蓄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等有关规定,按照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本项目必须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2017年11月,砚山县听湖水库工程管理局委托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开展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11月期间对本项目建设地点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和核实相关资料,对环评报告表中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及其恢复状况、水土保持情况、工程污染源分布及其防治措施等方面开展了调查工作。经调查,本项目认真执行了“三同时”制度,验收期间委托云南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根据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我单位编制完成了《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作为建设单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依据。
表1 项目总体情况
建设 项目名称
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
砚山县听湖水库工程管理局
法人代表
王贤润
联系人
蒙俊花
通讯地址
砚山县水务局
联系电话
15912370365
传真
/
邮编
663100
建设地点
砚山县八嘎乡龙所街六雷村
项目性质
新建口改扩建R技改口
行业类别
水库管理业7921
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
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文山州环境科学研究所
初步设计单位
文山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
文山州环境保护局
文号
文环审 [2013]89号
时间
2013年8月7日
初步设计审批部门
文山州水务局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号
文水规计 [2013]32号
时间
2013年11月 19日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
/
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
/
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
/
投资总概算 (万元)
3754.15
其中 :环境保护投资(万元)
73.56
实际环境保护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96%
实际总投资 (万元)
3214.85
其中 :环境保护投资(万元)
61
1.90%
设计 生产 能力
总库容 128.8万m3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2014年3月6日
实际 生产 能力
总库容 128.8万m3
投入运行日期
2016年10月31日
调查经费
3万元
项目建设过程简述 (项目立项~运行 期 )
本项目于2014年3月开始建设,于2016年10月正式投入蓄水,工程前期工作情况如下:
(1)建设单位于2012年10月向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上报了《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2年11月12日取得了“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发改农经([2012]916号);
(2)建设单位于2013年6月向文山州水务局上报了《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并于2013年7月12日取得“文山州水务局关于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的批复”(文水保[2013]59号);
(3)建设单位于2013年7月15日取得《文山州水务局关于准予云南省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行政许可决定书》(文水资源[2013]14号);
(4)建设单位于2013年10月向水利部门上报了《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于2013年11月19取得了“文山州水务局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文水规计[2013]32号);
(5)建设单位于2013年7月委托文山州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3年8月7日取得“文山州环境保护局关于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环审[2013]89号)。
表2 调查范围、因子、目标、重点
调查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环境影响时,根据工程实际变更和实际环境影响情况,结合现场踏勘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已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验收调查同时参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确定项目验收调查范围。项目验收调查范围如下:
(1)生态环境:库区、土料场和弃渣场征占地范围外延1000m的范围;
(2)环境空气:施工区范围外延300m的范围;
(3)声环境:施工区范围外延300m的范围,交通公路中心线两侧300m的范围;
(4)水环境:坝址上游水域、库区水体、下游水域、引水水域和灌区;
(5)固体废物:库区、土料场和弃渣场范围外延200m的范围。
调查因子
环境空气:颗粒物; 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 水环境: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 固体废物:废土石、生活垃圾; 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动物影响、工程占地情况、地质灾害。
环境敏感 目标
环评文件所列环境敏感目标与项目的位置关系无误,本次验收调查针对供水管线周边敏感目标进行补充细化,项目环境敏感目标情况见表2-1。 表2-1 验收调查阶段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位置及范围 保护级别 水环境 坝址上游水域、库区水体、灌区及下游水流的水质、水量、水温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环境空气、声环境 六雷村 (63户,220人) 水库枢纽区西北1.5km; 供水管线沿线200m范围内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平坝村 (72户,283人) 水库枢纽区西北2.1km; 距供水管线300m 新发寨 (45户,166人) 水库枢纽区西北2.7km;供水管线沿线200m范围内 小龙所村 (46户,195人) 水库枢纽区西北3km; 供水管线沿线200m范围内 湾子寨村 (110户,429人) 水库枢纽区东北3km 生态环境 植被 施工占地区、水库淹没区及其周边300m范围内 临时占地区的植被恢复、永久占地区植被补偿 农田、耕地 陆生动物 评价区 保证现有生态系统功能不受影响与削弱 水生动物 库区、下游500m河段 生态用水 坝下河段 保证河流生态流量避免河道减脱水现场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 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08)一级标准 社会环境 水资源利用 水库下游3745亩农田的灌溉、4953人及1157头大牲畜饮水问题 不影响坝下河段居民的水资源利用 施工区人群健康 施工区 传染病的发病率维持原有水平 社会经济 供水村寨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调查重点
本次验收调查的重点是本项目实际工程内容、原环评与实际发生变更的情况、环评及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及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情况等,详述如下:
1.工程内容情况 通过对项目工程设计和工程实际建设规模、内容、工艺、工程布置和各污染防治设施、生态保护措施的调查,了解工程运行后各环境要素受影响的情况、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情况、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等。重点调查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工程内容和实际工程内容对照变化情况。
2.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主要是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针对该建设项目提出的有关要求,包括环境质量方面的要求,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方面的要求,污染物排放与污染物治理方面的要求。
3.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情况 根据本项目实际工程内容结合本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数据,分析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情况。
表3 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以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的具体要求为准,对已修订并新颁布的环境标准采用替代后的新标准进行校核。具体验收标准如下:
1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次验收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浓度限值,标准限值具体见表3-1。 表3-1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 二级 浓度限值 序号 污染物 项目 平均 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 单位 1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60 �g/m3 24小时平均 150 1小时平均 500 2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 40 24小时平均 80 1小时平均 200 3 一氧化碳(CO) 24小时平均 4 mg/m3 1小时平均 10 4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m) 年平均 70 �g/m3 24小时平均 150 5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m) 年平均 35 24小时平均 75 2. 地表水 质量标准 六雷水库扩建工程主要用途以乡镇居民生活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水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中24项基本项目以及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详见表3-2和表3-3。 表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序号 项目 Ⅲ 类标准 限值 1 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值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量纲) 6~9 3 溶解氧 ≥5 4 高锰酸盐指数 ≤6 5 化学需氧量(COD) ≤2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4 7 氨氮(NH3-N) ≤1.0 8 总磷(以P计) ≤0.2(湖、库0.05) 9 总氮(湖、库,以N计) ≤1.0 10 铜 ≤1.0 11 锌 ≤1.0 12 氟化物(以F-计) ≤1.0 13 硒 ≤0.01 14 砷 ≤0.05 15 汞 ≤0.0001 16 镉 ≤0.005 17 铬(六价) ≤0.05 18 铅 ≤0.05 19 氰化物 ≤0.2 20 挥发酚 ≤0.005 21 石油类 ≤0.05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23 硫化物 ≤0.2 24 粪大肠菌群(个/L) ≤10000 表3-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1 硫酸盐(以SO42-计) 250 2 氯化物(以Cl-计) 250 3 硝酸盐(以N计) 10 4 铁 0.3 5 锰 0.1 3 . 地下水 质量标准 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标准值详见表3-4。 表3- 4 地 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单位 : mg/L 序号 项目 Ⅲ 类标准 值 序号 项目 Ⅲ 类标准 值 1 色(度) ≤15 21 氨氮(NH4) ≤0.2 2 嗅和味 无 22 氟化物 ≤1.0 3 浑浊度(度) ≤3 23 碘化物 ≤0.2 4 肉眼可见物 无 24 氰化物 ≤0.05 5 pH 6.5~8.5 25 汞(Hg) ≤0.001 6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 26 砷(As) ≤0.05 7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27 硒(Se) ≤0.01 8 硫酸盐 ≤250 28 镉(Cd) ≤0.01 9 氯化物 ≤250 29 铬(六价)(Cr6+) ≤0.05 10 铁(Fe) ≤0.3 30 铅(Pb) ≤0.05 11 锰(Mn) ≤0.1 31 铍(Be) ≤0.0002 12 铜(Cu) ≤1.0 32 钡(Ba) ≤1.0 13 锌(Zn) ≤1.0 33 镍(Ni) ≤0.05 14 钼(Mo) ≤0.1 34 滴滴涕 ≤1.0�g/L 15 钴(Co) ≤0.05 35 六六六 ≤5.0�g/L 16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0.002 36 总大肠菌群 ≤3.0个/L 17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0.3 37 细菌总数 ≤100个/mL 18 高锰酸盐指数 ≤3.0 38 总α放射性 ≤0.1Bq/L 19 硝酸盐(以N计) ≤20 39 总β放射性 ≤1.0Bq/L 20 亚硝酸盐(以N计) ≤0.02 4. 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区属于农村地区,本次验收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与环评阶段标准一致,标准限值见表3-5。 表3- 5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区 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 废气排放标准 项目区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无组织粉尘(以颗粒物计),颗粒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验收阶段标准与环评阶段标准一致,标准限值见表3-6。 表3- 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限值 监控点 浓度 mg/m 3 颗粒物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2 . 废水排放标准 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排放标准,具体限值见表3-7。 表3- 7 污水 综合 排放标准单位:mg/L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 pH 6~9 2 悬浮物(SS) 7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0 4 化学需氧量(COD) 100 5 氨氮 15 6 石油类 5 7 动植物油 10 8 磷酸盐(以P计) 0.5 3 . 噪声排放标准 项目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未进行施工期环境监测,故本验收阶段不考核施工期噪声排放达标情况。 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具体见表3-8。 表3- 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 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4. 水土流失防治 标准 工程水土流失执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一级标准中相关要求。
总量控制指标
该项目属非污染生态影响项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态影响,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施工期,运行期污染物排放量较少,故不考虑总量控制要求,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表4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
项目地理位置 (附 地理位置图 )
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位于砚山县八嘎乡龙所村委会六雷村 (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主要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 建设内容 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由水库枢纽工程和灌溉供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组成;灌溉供水工程由供水管道和调节池组成。
2 . 建设规模 环评阶段依据项目可研设计确定六雷水库扩建工程总库容为128.2万m3,P=95%年份可提供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16.5万m3,农业灌溉水量151.3万m3,灌溉面积为3945亩。初步设计及施工阶段进一步对项目工程规模进行了复核和优化,确定六雷水库扩建工程总库容为128.8万m3,工程规模为小(一)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495.48m,相应库容102.3万m3,兴利库容为90.0万m3,死水位为1481.77m,死库容12.3万m3,解决水库下游六雷、平坝、新发寨、龙所街等地4953人和1157头人畜饮水问题,灌溉面积4225亩。P=75%可供水量为171.1万m3,其中,农田灌溉供水量154.6万m3,农村人畜饮水16.5万m3。
3 . 工程运行方式 工程运行方式为年调节。
实际工程量及工程建设变化情况 ,说明工程变化原因 本项目实际工程建设与环评描述变更情况详见表4-1。 表4-1 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情况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环评工程规模 验收实际工程规模 变化情况 变更原因 永久工程 拦河坝 在原坝基础上进行加高,新加坝高7.2m,坝顶高程1498.40m,最低建基面高程1466.00m,最大坝高32.4m,坝轴线长138.93m,坝顶宽5m 在原坝基础上进行加高,新加坝高7.2m,坝顶高程1498.40m,最低建基面高程1466.00m,最大坝高32.4m,坝轴线长138.93m,坝顶宽5m 一致 / 溢洪道 新建开敞式溢洪道,全长165m 新建开敞式溢洪道,全长165m 一致 / 输水隧洞 新建有压隧洞,全长165.09m,兼作施工导流隧洞 新建有压隧洞,全长134m,兼作施工导流隧洞 调整了输水隧洞长度 初步设计优化了输水隧洞布置方案 供水管道 采用一条灌溉供水管道供水,主管总长8.19km 采用一条灌溉供水管道供水,主管总长8.19km 一致 / 调节池 主管沿途设置6个800~1800m3的调节池 主管沿途设置4个 150~600m3的调节池 调整了供水调节池的容积 初步设计优化了调节池的设置 永久道路 新修永久道路1.1km, 扩建永久道路4.5km 新修永久道路1.4km, 扩建永久道路4.5km 新增修建了300m永久道路 配套水库管理所位置的变动增加了道路长度 水库管理所 大坝左岸,距坝址约20m,占地面积2.0亩(约1333m2),设置管理人员5人 已建成水库管理所位于大坝右岸,距坝址约65m,占地面积约850 m2,配置管理人员2人 调整了水库管理所建设位置、规模及工作人员人数 大坝右岸地势更为平缓,开挖土石方量更小,场地更适宜建设 临时工程 弃渣场 枢纽工程区设置1个弃渣场,占地面积0.65hm2,堆高10.0m,堆放容量3.60万m3 工程弃渣堆放利用枢纽工程区设置的1个弃渣场,施工期弃渣已基本完全回填于施工场地内,现弃渣场已完成植被恢复 一致 / 临时表土堆场 不单独规划临时表土堆场,布置于风化料场一角,占地面积0.20hm2,容量0.45万m3 未单独规划临时表土堆场,布置于风化料场一角,占地面积0.20hm2,现已将表土全部覆土绿化利用 一致 / 土料场 设置土料场1处,位于小龙所村北西300m公路边,运距约6km 设置土料场1处,占地面积约0.10hm2,位于六雷村附近公路边,运距约1.5km,现被周边村民作为旱地使用,已种植有作物 土料场位置改变 运距更近,便于施工 风化料场 设置风化料场1处,位于水库下游左岸,距坝址约0.4km 设置风化料场1处,位于水库下游左岸,距坝址约0.4km,现已完成植被恢复 一致 / 石料场 设置石料场1处,位于水库南西方向,距大坝约4.0km 未设石料场 取消石料场的设置 砂石料全部从当地采购 临时道路 修建临时施工公路1.0km,主要在枢纽区 修建临时施工公路1.0km,主要集中于枢纽区,现已完成植被恢复 一致 / 施工导流 施工期导流利用输水导流隧洞 施工期导流利用输水导流隧洞,现用于生态补给水输送 一致 / 环保工程 施工期 施工场地湿法作业,洒水降尘,建设施工废水沉淀池,施工生活污水沉淀池,设置临时旱厕,施工弃渣统一堆放至规划弃渣场 施工期间各场地已采取湿法作业、洒水降尘措施,已建设施工废水沉淀池和施工生活污水沉淀池处理回用施工污废水,设置了临时旱厕,现已全部拆除;施工弃渣统一堆放至规划弃渣场,弃渣已基本完全回填于施工场地内,现弃渣场已完成植被恢复 一致 / 运营期 建设生态流量下泄暗涵,管理所内修建旱厕收集生活污水,管理人员生活垃圾分拣处理 已建成生态流量下泄暗涵,管理所内设置冲厕,配套设置化粪池收集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设置集中堆放点分拣处理 管理所内设置冲厕并配套设置化粪池 便于管理人员日常生活 移民安置 生产安置 生产安置41人 已经进行了一次性补偿 一致 /
工程占地 及平面布置图(附图)
1. 工程占地 根据项目实际调查情况统计,本项目建设区总占地面积为10.055hm2,其中工程施工扰动面积5.585hm2,水库淹没面积4.47hm2。具体工程占地情况见表4-2,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 表4-2工程分区占地 情况一览表 单位: hm 2 项目区 合计 占地类型 性质 水田 坡耕地 林地 交通运输用地 其它土地 水库淹没区 4.47 1.23 0.11 0.59 0.22 2.32 永久 枢纽工程区 0.83 0.39 0.44 永久 供水工程区 1.23 0.89 0.34 永久 永久道路区 3.44 0.33 0.13 0.79 1.80 0.39 永久 水库管理所 0.085 0.085 永久 合计 10.055 1.95 1.13 2.245 2.02 2.71 2. 工 程平面布置: 六雷水库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区面积为10.055hm2。其中工程施工扰动面积5.585hm2,水库淹没面积4.47hm2。根据工程总体布置,可划分为2个大区,即枢纽工程区和供水工程区,其中枢纽工程区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组成;灌溉供水工程区由供水管道和调节池组成,其它设施还包括水库管理所。工程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1和附图2-2。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 环评阶段项目总投资3754.15万元,环保投资73.56万元,占总投资的1.96%。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总投资为3214.85万元,环保投资61万元,占总投资的1.90%,实际环保投资明细详见表4-3: 表4-3 实际项目环保投资明细表 项目 环评估算环保投资 实际环保投资 环保措施 投资金额(万元) 环保措施 投资金额(万元) 环保措施投资 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0.8 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0.8 施工工作面防尘处理 0.8 施工工作面防尘处理 0.8 库区施工生活垃圾处理 1.0 库区施工生活垃圾处理 1.0 管理所污水管网及垃圾处理设施 2.0 管理所化粪池及简易垃圾收集点 1.0 水土保持费用 58.16 水土保持费用 48.8 环境管理费用 水质现状监测费用 0.6 水质现状监测费用 0.6 环境影响评价费 5.0 环境影响评价费 5.0 竣工环保验收费 5.2 竣工环保验收费 3.0 合计 / 73.56 / 61 上表中管理所污水管网未建设,由于管理所旱厕改为冲厕,配套设置了化粪池,管理人员生活污水和冲厕废水一起进入化粪池中集中处理;另由于管理所工作人员较少,未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仅在管理所门口道路边空地设置了简易垃圾收集点。
与项目有关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物排放、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 (1)本项目施工期扰动的地表及临时占地已全部进行了植被恢复,现场调查风化料场虽种植有爬山虎进行植被恢复,但植被成活率不高,料场部分表面仍处于取料后的裸露状态,雨天易产生水土流失。 (2)工程施工期临时搭建的施工设施均已全部拆除,但还有少部分施工设备未撤走,主要包括2台小型混凝土搅拌机和1辆小型挖掘机,均位于大坝枢纽区附近,雨天冲刷可能会产生少量含油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由于管理所工作人员较少,管理所未设置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仅在管理所门口道路边空地设置了简易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无围挡,不利于管理人员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大风天气垃圾易吹散,会对库区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表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 (生态、声、大气、水、固体废物等) 本项目已由文山州环境科学研究所于2013年7月编制完成《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3年8月7日取得文山州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文环审[2013]89号)。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主要 环境影响预测及 结论 : 施工期主要 环境 影响分析结论:
1. 生态环境影响 (1)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是工程用地对土地的占压和破坏,建设征用的永久和临时用地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可用土地资源的减少,但通过后期的复垦、绿化等措施该影响将得以缓解,并通过项目实施后灌溉面积的扩大以提高粮食产量加以弥补,项目的建设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环境影响是可以承受。 (2)对植被及植物的影响 工程施工对植被及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弃渣和施工占地等对植被的破坏和对植物资源的损害,工程区占用土地常见的植被主要有云南松、旱冬瓜、油茶等及农田植被。随着工程施工,沿线影响范围内的一些植物将会消失,但由于评价区域范围内的植物多为本地常见物种,无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因此项目施工对评价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且项目后期将根据水保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对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通过植物措施进行破坏植被的恢复和绿化,可减少项目实施对植被及植物的影响。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①工程施工的噪声、频繁的人为活动,使得在施工区中分布的两栖爬行类动物迁移到施工区以外,以逃避施工所导致的不良影响和伤害,其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两栖和爬行动物的栖息生境的占用率和对其栖息生境的破坏程度。施工人员的生活活动对两栖和爬行类栖息地生境的干扰和破坏,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对两栖和爬行动物的交配、产卵和孵化等的影响最大。两栖爬行动物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对生境和栖息地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对生境和栖息地的变化比较敏感。 ②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施工、生活活动、施工机械噪声、施工爆破振动以及施工人员可能对动物的猎杀等都会对鸟类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由于鸟类活动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强的趋避能力,在距离施工区较远的森林中这些鸟类又会重新相对集中分布,因此项目施工和运行不会造成当地鸟类物种灭绝或数量锐减,也不会造成鸟类多样性的明显降低。 ③施工期会对哺乳类动物的生境造成一定破坏,由于施工的噪声、频繁的人为活动,特别是施工中放炮等会对哺乳动物造成驱赶,使得在施工区分布的哺乳类动物迁移到施工区以外,所以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区内的哺乳类动物种类和数量会锐减,但对于评价区大范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随着施工结束,施工区生态恢复工作的完成,水库形成后,新的生态系统将重新建立,陆生脊椎动物也将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施工期水坝的修筑会对坝址附近,特别是下游的鱼类有影响。大坝修筑阶段会使河水悬浮物增高,对鱼类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但当地鱼类主要是鲤、鲫、泥鳅等常见鱼类,这些鱼类对河水混浊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施工期间对鱼类的影响不会导致鱼类的灭亡,且项目所处河流为小河,流量不大,河内鱼类资源少,因此施工期间对拦截水域鱼类资源影响不大。评价区内未发现珍稀、濒危鱼类分布,项目建设不存在对珍稀濒危鱼类的影响。
2. 环境空气影响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凿岩、爆破、石料加工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土石方开挖、运输产生的扬尘以及水泥、石灰石等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弃渣堆放产生的扬尘;进库道路修建、输水隧洞开挖、供水管铺设过程产生的粉尘等。施工现场TSP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工作面200m范围内,项目料场、施工区周边200m范围内有少量农户、旱地等敏感点,应注意在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降低施工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规划的土料场和石料场距离施工场地均有一定距离,物料运输过程中沿路会产生一定的扬尘,特别在风干物燥时期影响更为严重,进入工程区的道路沿线有多处村庄及农耕地,物料运输粉尘对沿线的农作物生长和村庄的大气环境质量均有一定影响,项目方要注意在物料运输过程中加盖篷布,尽量避免材料运输粉尘的产生,同时对建设期间农作物减产的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尽量降低物料运输粉尘造成的影响。 另外,生活燃源、运输车辆、燃油动力机械及爆破产生的废气也会对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各种废气排放量较少,经空气稀释后影响不大。
3. 水环境影响 (1)施工生产废水 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砂石料加工系统和混凝土拌合站冲洗废水、以及修配系统含油废水。项目施工期各工段排放的废水中悬浮物浓度均超过排放标准,如果直接排入河内,将会增加河流的污染负荷,项目方应注意施工废水的集中收集,经沉清处理后尽量回用于施工,不得直接排入河内。此外,施工机械漏油、维修过程会产生少量的含油废水,水质中石油类指标较高,因项目不设置专门的机械维修站,只要施工方注意施工机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项目施工机械使用过程中漏油、需维修的状况很少,其含油废水产生量不大,对环境影响不大。 (2)施工生活污水 施工生活污水来源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施工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有毒物质,主要含有COD、SS、磷酸盐、动植物油及氨氮等,且有机物、总磷和总氮含量较高。生活污水分点收集,其中较清洁部分经沉清处理后用作施工区降尘洒水,而粪便污水经粪便收集池收集处理后用作项目周边农田农肥或项目区本身绿化底肥。由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为分散的、不连续排放,其排放量有限,持续时间不长,随施工结束而结束,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对周边河流影响不大。
4. 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设备噪声声源在85~110dB(A)之间,通过距离衰减计算,项目施工噪声的影响主要限于声源200m范围内,项目推荐土料场西南面山脚有约6户六雷村农户,为了将项目取土过程中产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项目方应做到:①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进度;②在施工阶段,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施工作业尽量避开人群休息时间;③降低机械设备噪声声源级,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可通过对动力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排气管使用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等方法降低噪声。 交通运输噪声对沿线村庄影响较大,环评要求项目方在物料运输时尽量选择在昼间运输,尽量减小物料运输噪声对运输沿线村庄的影响。 项目爆破环节及其它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振动,均为瞬时性影响,随施工工段结束即消失,时间持续较短,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另外,项目施工对施工人员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持续时间不长,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5. 固体废物影响 项目施工期规划了1个弃渣场,该弃渣场堆存能力能满足相应弃渣堆放需求,但堆渣过程会改变原有地面坡度和地形条件,渣体占压损坏了地表植被,长时间的堆置还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影响,威胁工程设施安全,淤堵河道,环评要求建设方按水保方案中的工程及植物措施进行防护、控制,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工程弃渣堆放对环境影响不大,且随着工程结束后,通过复垦或绿化,可使影响得以缓解。 项目供水工程为线性工程,主要为山地,地形复杂,工程弃渣统一堆存难度大,项目方拟采取的处理措施为表层土平整至沿线农田或旱地,由当地居民进行复耕,下层土石采取就近填埋处理,要求填埋在工程区附近低洼处,并使用表层土覆盖,进行复耕、种树、种草等植被恢复。 项目施工结束后,需对施工营地上临时建筑进行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部分送废品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部分就地平整,并覆土绿化,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影响。 施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进行分类,挑出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物外运处理,其余有机物作为肥料用于库区绿化。
6. 水土流失评价结论 文山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为项目编制有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且该报告书已经文山州水务局批准同意,只要项目方认真按照该方案实施,到设计水平年,本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各项指标皆超过防治目标值。因此,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数量、减少进入河道的泥沙,减轻下游淤积;可以提高植被覆盖度,有效调节贴地层的温度、湿度、风力,改善局地小气候;可以明显改善项目建设区的生态环境,使植物种类多样化,促进野生动物的生息繁殖,更好的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运行 期主要 环境 影响分析结论:
1. 生态环境影响 水库运行期直接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淹没大量植被,使库区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降低,使区域生态完整性受到一定损失。②淹没了部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使之被迫上移,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生境,则该种生物的生存将受到威胁。③由于水文情势改变,静水面积扩大,推移质和悬移质移动过程发生变化,泥沙沉积增多,且首先在库区分布,对流水态鱼类的生存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也会使一些原本可以涉溪活动的动物的生境被切割阻断。④库区水位的上升将增加消落带的面积,从而造成景观的破坏,如得不到有效治理,局部还会产生荒漠化趋势。 (1)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影响 大坝建成蓄水后将对淹没区的植被造成破坏,同时新道路的修建也将破坏原有植被环境,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会引发项目所在地的土壤侵蚀,耕地的占地会导致区域耕地面积减少。项目占用土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环境敏感区等特殊区域,建成后对所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形成新的植被环境,其占用土地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影响不大,且该影响随时间推移将得到逐步改善。 水库淹没将造成原有旱地和其他用地的永久性丧失,对库区土地利用现状产生一定影响,但项目建成后能有效地改善灌区水利条件,大大提高粮食产量,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另外,对水库淹没的土地,将结合工程区周围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占地后的生产开发,通过前期补偿补助,后期生产扶持,使工程占地所涉计村社的生产、生活恢复到工程建设前的水平,且可持续发展。只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和补偿费用,项目建设引起的土地淹没、临时占地对区域土地利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小。 (2)对植被及植物的影响 水库蓄水将淹没大面积的植被,淹没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性稀树灌木草丛和人工植被及农田植被等植被类型,水库区占用的常绿阔叶林由于附近村民的活动,原生物种已经遭到了人为破坏,大部分自然植被均属于反复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低,且在砚山县其它类似区域均有分布。总体来看,工程建成后不会导致评价区植被分布的明显变化,也不会导致植物物种的灭绝和植物种群数量的明显变化,而且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定面积水域,有利于局部小环境的改善,气温将变得比较平稳,空气湿度将有所增加,有利于库区周围山地植被的恢复,对于植被涵养水源有益。工程淹没区内未发现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因此对于珍稀植物物种保护无直接影响。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①项目建成水库蓄水会使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减小,野生动物大多具有趋避能力,项目蓄水不会对其产生毁灭性影响,大部分动物会随水位线的变化向高处迁移或迁移到淹没区的上游或下游区域。对于部分爬行动物和小型陆生动物,蓄水可能使其洞穴被毁,使部分动物或活动能力差的幼小个体死亡,但这种影响只是局部的,不会造成某个物种的绝灭。以上影响只会使库区内的野生动物数量暂时下降,但不会对物种分布产生明显影响。库区所在区域没有发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分布,因此水库蓄水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无影响。项目建成后,由于库区森立植被的恢复和改善,使动物的栖息地范围增加,质量改善,对动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有利的,特别是对鸟类的生息繁衍有很大帮助。 ②项目库区鱼类以鲤、鲫、泥鳅等常见经济鱼类为主,未发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的种类,水库所在河流为小河,流量不大,另水库已建成运行多年,项目的扩建不加重坝上和坝下两个部分生境的分割,也不会造成库区内鱼类种群的灭绝,对其影响不大。此外,在保证下泄生态流量下,下游不会出现断流现象,水库调水不会对该库区内鱼类种群带来很大影响。水库蓄水后蓄水区水文形势将有所变化,但对水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不明显,甚至可能会促进鱼类种群的增殖,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库具有完全年调节性能,水库运行过程可以认为控制,在下泄低温水的变化幅度较小时,水温陡涨陡落的现象不会发生,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在此种工况下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4)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拟建水库评价区内主要为水田、旱地和林地,农作物以水稻和旱作物为主,项目的建设将使该地区的农用地减少,影响农作物产量,但项目建成使用后,灌溉面积增加,灌区覆盖乡镇总农业产值将增加,项目的建设是利大于弊的。 经预测,项目运行过程中上一年的12月到次年4月的5个月时间里下泄水温均低于17℃,但这5个月不属于水稻种植季节,因此项目下泄低水温对水稻的发育产生影响不大,下泄低温水满足旱作物灌溉要求。 2. 环境空气影响 运行期水库管理所采用柴、电、石油液化气等作为燃源,柴和石油液化气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尘等废气,厨房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烹饪油烟,因废气排放量小,对当地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3. 水环境影响 (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项目初期蓄水期间采用埋暗涵的方式下泄下游河道的生态用水,坝址下游河道不会出现减脱水现象。 项目库区形成后,库区水位明显增高,库内流速将明显减缓;当达到正常蓄水位时,库区水面面积相对于天然河道明显增加;水库调度运行时,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变化,水库水位、水体体积、水面面积均产生相应变化。 通过水库运行调度,改变了坝址下游河段的水文情势,雨季下泄流量减小,干季下泄流量增加,水资源较天然状况下更为合理。在水库正常运行情况下,坝址下游不会出现脱水现象,当库区来水量不足时,应使来流量等于下泄量,水库运行期不会导致坝址下游出现脱水现象。 (2)对泥沙情势变化的影响 经水库拦沙后,坝址以上入库的全部推移质及大部分悬移质泥沙均被拦在水库内,平均每年输沙量占死库容比例较小,影响不大。为保证水库有效库容,需进行定期放水冲沙,冲沙时大量库底泥沙会随水向下游冲刷,导致下游地表泥沙增加,需注意建设时预留排沙通道(管道),运营过程中定期清沙,将清楚泥沙集中堆放于周边荒地,加强库区周边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降低入库泥沙量。 (3)对水温的影响 水库的水温类型为分层型,项目的规模和水文特性对水温结构会有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后,灌溉渠道供水和堤坝下河道生态用水下泄水温年均温度比天然河道水温低,其中10月至次年2月的水温高于天然河道水温,而3月至9月下泄水温低于天然河道水温。 (4)对水质的影响 ①项目建成运行后,水库管理所的生活污水严禁排入库区。项目方在管理所内修建旱厕,并采用粪便收集池处理生活污水,出水可用作管理所的绿化用水或周边旱地农作物农肥,采取措施后运行期水库管理所生活污水对库区及下游河道水质没有影响。 ②水库蓄水前将对淹没区进行库区清理,但在水库蓄水初期,可能会有一些有机影响物质进入水体,短期内库区水质N、P等有机物含量将明显增高,为富营养化发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使得库区水体诱发富营养化的可能性加大。项目方应注意保证彻底清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等污染源进入库区水体,有效防止富营养化发生。 4. 声环境影响 项目运行期噪声源强主要是进出水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和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社会噪声,由于车流量较小,影响短暂,人员生活社会噪声声级较低,对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5. 固体废物影响 项目运行期间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需进行适当处理,项目方可在项目管理所附近、水库淹没线以上的空地设置一个垃圾收集池,将工作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垃圾中的有机部分经堆肥处理后用作项目绿化底肥或周边农用地农肥,无机部分定期运往周边乡镇进行集中堆放,等待最终处置。 6. 供水影响 水库蓄水期需要将盘龙河左岸小支流(六雷小河)内水流存于水库内,会使坝址下游原有河道水量减小,水资源利用发生一定改变,但考虑水库是在雨季、河流水量较大的时候蓄水,加之减水河段会下放一定生态用水,保障坝后河段有足够的生态用水,且水库的蓄水调水既有效的防治了下游河段汛期的洪水治理,又保证了旱季水资源的合理应用,从而保证了河道下游农田、水利等水资源的使用,可解决水库下游村寨的饮水困难问题,并可灌溉农田,因此项目蓄水期、运营期对坝后减水河段的影响不大,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各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国家、省、行业) 根据“文山州环境保护局关于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环审[2013]89号),主要内容如下: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砚山县八嘎乡龙所街六雷村,建设性质:扩建,占地面积:77870.56m2,工程概况:六雷水库扩建工程是一个以人饮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的小(1)型水库,扩建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灌溉及供水管道等组成,坝址选择在原六雷水库坝址处,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6.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64万m3,正常蓄水位1495.48m,相应库容102.3万m3,水库总库容128.2万m3、死库容为12.3万m3、兴利库容为90万m3。工程扩建完成后,可解决八嘎乡六雷、平坝、新发寨、龙所街等村寨4953人、1157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3945亩农田灌溉的问题。 工程总投资3754.15万元,施工年限12个月。 现《报告表》已通过专家评审,我局同意按《报告表》和文山州环境保护工程评估中心评估意见所述性质、规模、地点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进行项目管理。 二、项目在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处理后,用于砂石料加工环节或项目区洒水降尘;机修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或达标排放。施工期、营运期生活污水中粪便污水经粪便池收集后,由当地农民清掏作项目周边农田农肥使用,其它较清洁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作项目区降尘洒水。 工程蓄水前应严格按照《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DL/T5064-2007)的有关要求,蓄水前对库区进行彻底卫生清理。 建议初期蓄水期及营运期按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0.0084m3/s下放生态用水量作为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的用水量。当库区入库流量不足0.0084m3/s时,应使下泄流量等于入库流量。 2、建议定期开展库区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库水质状况,便于采取应对措施。做好清沙、清淤及水面漂浮物的清理工作,重视库区的绿化工作及库区的清洁卫生。 3、强化项目区域野生动植物的宣传保护工作,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对因施工破坏的各种植被和生境、临时占用的植被、渣场、料场及各种施工迹地,工程结束后应通过实施生态恢复措施使其逐步得到恢复。 4、强化渔业管理,加强鱼类繁殖季节的鱼类保护工作,禁止电鱼、炸鱼、毒鱼等方法捕鱼。水库内鱼类应以当地天然鱼种为主,引进外来鱼种应进行科学论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致使当地土著鱼种的丧失。 5、施工弃渣应送项目弃渣场堆放,设置的弃渣场容量应满足项目施工弃渣堆渣需求。 项目施工期、营运期生活垃圾应妥善处置,可选择符合相关规定的填埋场所,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杜绝生活垃圾污染库区水体。 6、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落实水保方案和环评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施工区生态环境。 7、认真做好占地补偿安置工作,按国家有关政策和云南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于足额经济补偿,以及耕地的调配和工作安排,使直接受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不低于占地前的水平。 三、项目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即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项目试运行报县环保局批准,项目竣工验收报我局批准。 请项目单位接文后于10日内将批文及《报告表》送砚山县环境保护局。请文山州环境监察支队、砚山县环境保护局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表6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
项目 阶段
环境影响报告表 及审批文件中 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的 落实 情况
措施的执行效果及未采取措施的原因
一致性
一、 环境影响报告表要求的环境保护 措施 及 实际落实情况
设计阶段
生态 影响
环评未提及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
污染 影响
/
社会影响
/
施工期
生态 影响
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有关的宣传教育;施工临时设施选址尽可能避让树木保存较集中的地区,强调施工人员的用火安全,不得在工程开挖区以外的林区砍伐烧柴或其它木材;在植被恢复活动中应种植当地生态系统中原有的重要各种植物种类,可选择用材树种和有经济价值的原生种类;土料场尽可能集中开采,减少水土流失;施工中要有保护动物的专门规定,加强项目区内生态保护,加强施工人员和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在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破坏;施工中尽可能减少爆破;严格禁止废土方进入河流和溪流,避免在溪流地段挖方和填方以及放炮施工;施工中要杜绝对溪流水体的污染。
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未接到施工期的环保投诉;施工期土料场的选址进行了优化,选择较近位置集中取料;因水库管理所建设位置调整,部分占用地进行了调整,但施工期未超范围施工,未造成林地和农用地的大面积破坏;施工期临时占地及取料场已完成植被恢复,但风化料场植被恢复种植的爬山虎成活率不高,料场部分表面仍处于取料后的裸露状态,雨天易产生水土流失
一致 ︹风化料场植被恢复待加强︺
污染 影响
废水
修建施工废水沉清池,将各施工阶段产生的所有能收集的废水沉清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环节或项目区降尘洒水,尽量降低直接排放量,沉淀污泥由专人定期清运至渣场;根据生产废水中悬浮物浓度在沉清池内添加絮凝剂;汽车及机修产生的废水使用收集桶收集,禁止外排;施工营地修建临时旱厕,粪便污水经粪便收集池收集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工结束后对旱厕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拆除并填埋。
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项目施工期污废水已尽量做到收集处理回用,项目区无施工污废水乱排情况
一致
废气
优先选择污染小的爆破技术,施工凿裂、钻孔、爆破湿法作业,减少和降低粉尘量;大坝施工区、施工道路、料场设置高压水泵喷洒水,枢纽区设自行式洒水车洒水,非雨日分时段洒水降尘;着重对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尽量将混凝土拌合设备进行密封,物料运输采用封闭或篷布遮盖运输,砂石料加工系统采用喷水雾降尘;施工大型车辆安装尾气净化器,对耗油多、尾气排放超标的老、旧车辆及时更新;运输道路非雨日分时段采用洒水车洒水降尘,加强运输道路的维护和清洁,道路两旁栽种滞尘效果好的树种。
施工砂石料全部外购,因此施工区未设置砂石料加工系统,亦不需配套采用喷水雾降尘,施工车辆多为中小型车辆,未安装尾气净化器;其他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未接到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投诉
不一致︹符合环保要求︺
固废
水库枢纽区施工弃渣统一运往弃渣场集中堆放;供水工程弃渣中表层土平整至沿线的农田或旱地,由当地居民进行复耕,地层土石采取就近填埋处理,填埋在工程区附近低洼处;弃渣场根据水保方案的要求设置挡渣墙和截排水沟,弃渣堆放完毕后平整堆渣平台覆土进行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营地临时建筑进行拆除,拆除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可回用的送废品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用部分就地平整,并覆土绿化,恢复植被;在管理所附近水库淹没线以上的空地修建垃圾收集池,施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可回用的送废品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用的有机部分经堆肥处理后用作项目绿化底肥或周边农用地农肥,无机部分集中清运至周边乡镇进行集中堆放,等待最终处置。
少部分施工设备未撤走;其他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施工弃渣、生活垃圾等均被妥善处置;少部分施工设备包括2台小型混凝土搅拌机和1辆小型挖掘机未撤走,雨天冲刷可能会产生少量含油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一致 ︹待处置︺
噪声
晚上22:00以后及早上6:00以后严禁爆破;砂石料、混凝土加工等活动避免在夜间进行,夜间严禁大型运输活动;在村庄附近公路沿线设置禁鸣、限速及禁止通行标志,加强路段的保养;对运输车辆及时进行维修及保养,限制车辆超载,对耗油多、尾气排放超标的老、旧车辆及时更新;施工过程中对靠近公路一侧噪声污染严重的住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如隔声屏障等防护措施;加强施工人员防护
施工期通过加强管理控制噪声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未对靠近公路一侧噪声污染严重的住户设置隔声屏障;其他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未接到施工期的噪声影响投诉
不一致︹符合环保要求︺
社会影响
人群健康
施工期对库区传染病情况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做好库区清理、消毒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居住和饮食卫生条件;加强工地食堂及餐饮的卫生管理;在肺结核易感人群中接种疫苗,采取药物预防,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加强卫生宣传,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进行预防服药及免疫接种;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接触感染;做好施工人员的卫生防疫工作,避免传染病出现爆发式流行和蔓延。
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施工期未出现施工人员传染病的爆发式流行和蔓延
一致
运 行 期
生态 影响
水库坝址处拟下泄生态流量,项目方应建立水库下泄流量台账;制定渔业管理相关规定,杜绝大量捕捞亲鱼和幼鱼行为,禁止电鱼、炸鱼、毒鱼等违规捕捞行为;加强水库上下游河道和支流的管理,保护鱼类生境;在周围乡村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方面的宣传。
已落实
已建成生态放流暗涵,库区未出现违规捕捞鱼类行为
一致
污染影响
水 环 境
水库蓄水期间及运行期间注意下泄生态用水,避免坝址下游至渠首河段出现脱水断流现象;在水库蓄水前须对库底进行彻底清理,对库区进行卫生清除、消毒;水库管理所生活污水严禁排入库区,管理所内修建旱厕,生活污水经粪便收集池处理后用作项目绿化底肥或周边农用地农肥;定期开展库区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库水质状况;严格管理水库汇水区域,严格禁止对水库水源涵养林、水库水质等造成破坏和污染的行为;合理制定水库调度运行方案,减缓库体水温与天然水温的差异,尽量采用宽浅式过水断面的灌溉渠道,以利于灌溉水的升温。
水库管理所未建设旱厕及粪便收集池,已建成冲厕和化粪池,生活污水和冲厕废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项目区绿化;灌溉渠道严格按照设计建设;其他已落实
无生活污水外排
不一致︹符合环保要求︺
固废
在管理所附近、水库淹没线以上的空地设置一个垃圾收集池,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有机部分经堆肥处理后用作项目绿化底肥或周边农用地农肥,无机部分集中清运至周边乡镇进行集中堆放,等待最终处置。
未设置垃圾收集池,仅在管理所门口道路边空地设置了简易垃圾收集点
无生活垃圾乱丢乱放,由于水库管理所人员较少,未设置垃圾收集池,但设置的垃圾收集点无围挡,大风天气垃圾易吹散,会对库区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不一致︹待规范︺
社会影响
未提及
/
/
/
二、环评 审批文件要求的环境保护 措施 及 实际落实情况
施工期及运 行 期
序号
审批文件(文 环 审 [201 3 ] 89 号 )中 要求 的环境保护措施 (分条列出)
落实情况
落实效果及 未落实原因
一致性
1
认真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处理后,用于砂石料加工环节或项目区洒水降尘;机修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或达标排放。施工期、营运期生活污水中粪便污水经粪便池收集后,由当地农民清掏作项目周边农田农肥使用,其它较清洁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作项目区降尘洒水。 工程蓄水前应严格按照《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DL/T5064-2007)的有关要求,蓄水前对库区进行彻底卫生清理。 建议初期蓄水期及营运期按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0.0084m3/s下放生态用水量作为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的用水量。当库区入库流量不足0.0084m3/s时,应使下泄流量等于入库流量。
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未接到施工期的环保投诉;工程蓄水前已对库区进行了彻底的卫生清理;已建成暗涵下泄生态流量,按设计流量下放生态用水
一致
2
建议定期开展库区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库水质状况,便于采取应对措施。做好清沙、清淤及水面漂浮物的清理工作,重视库区的绿化工作及库区的清洁卫生。
已落实
按监测计划定期开展库区水质监测工作,管理所做了相应的清沙、清淤等清理工作,库区绿化较好
一致
3
强化项目区域野生动植物的宣传保护工作,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对因施工破坏的各种植被和生境、临时占用的植被、渣场、料场及各种施工迹地,工程结束后应通过实施生态恢复措施使其逐步得到恢复。
已落实,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
施工破坏的各种植被和生境、临时占用的植被、渣场、料场及各种施工迹地均已进行植被恢复
一致
4
强化渔业管理,加强鱼类繁殖季节的鱼类保护工作,禁止电鱼、炸鱼、毒鱼等方法捕鱼。水库内鱼类应以当地天然鱼种为主,引进外来鱼种应进行科学论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致使当地土著鱼种的丧失。
已落实
库区未出现违规捕捞鱼类行为,未引进外来鱼种
一致
5
施工弃渣应送项目弃渣场堆放,设置的弃渣场容量应满足项目施工弃渣堆渣需求。 项目施工期、营运期生活垃圾应妥善处置,可选择符合相关规定的填埋场所,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杜绝生活垃圾污染库区水体。
已落实,施工时弃渣全部堆至弃渣场;施工期、营运期生活垃圾均进行了妥善处置,无生活垃圾污染库区水体现象
弃渣场容量满足项目施工弃渣堆渣需求,无弃渣乱堆乱放现象;营运期生活垃圾未设置垃圾收集池,仅设置了简易垃圾收集点,有待规范
一致︹生活垃圾处理待规范︺
6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落实水保方案和环评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施工区生态环境。
已落实
项目认真落实了水保及环评提出的水保措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植被恢复后施工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致
7
认真做好占地补偿安置工作,按国家有关政策和云南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予足额经济补偿,以及耕地的调配和工作安排,使直接受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不低于占地前的水平。
已落实,涉及的生产安置人员已经进行了足额经济补偿
直接受水库建设占地影响的民众生活质量水平未受到较大影响
一致
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说明 本项目按照《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文山州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文环审[2013]89号)落实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少部分措施因实际情况及建设需要做了部分调整,除存在少部分问题外项目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均能达到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的防治效果,各类污染物能达标排放或合理处置,生态恢复措施得当。 未能达到环保要求的几个问题如下: (1)项目施工期风化料场虽种植有爬山虎进行植被恢复,但现状植被成活率不高,料场部分表面仍处于取料后的裸露状态,雨天易产生水土流失,风化料场的植被恢复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大坝枢纽区附近还有部分施工设备未撤走,主要包括2台小型混凝土搅拌机和1辆小型挖掘机,雨天冲刷可能会产生少量含油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建设单位应尽快组织将这些施工设备撤离库区。 (3)由于水库管理所人员较少,管理所未按环评要求设置垃圾收集池,仅在管理所门口道路边空地设置了简易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无围挡,不利于管理人员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大风天气垃圾易吹散,会对库区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需规范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采用垃圾收集桶或建设垃圾收集池,将管理所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按环评审批文件要求规范进行卫生填埋或定期运往周边乡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妥善处置。
表7 环境影响调查
施工期
生态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施工期涉及大坝枢纽工程、灌溉供水工程及水库管理所等的建设,总征用占地面积为14.555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为10.055hm2,临时占地面积为4.5hm2。 项目施工期使用的砂石料全部外购,因此施工期未按设计设置石料场;施工期根据实际情况对土料场选址进行了调整优化,未采用设计规划的土料场,选择距项目区较近的位置集中取料,由于距村庄较近,取土完成后已被周边村民作为旱地使用,现已种植有作物;弃渣场内堆存弃渣基本全部回填利用,少量堆渣在弃渣场内已平整处理;施工期未单独规划临时表土堆场,将临时表土堆场布置于风化料场一角,施工期内已将表土全部覆土绿化利用。 根据调查,项目施工期土料场场地平整0.10hm2,现已被周边农户用于耕种;弃渣场场地平整0.65hm2,已播撒狗牙根和白三叶进行植被恢复;枢纽工程区、供水工程区、施工辅助设施区、交通设施区施工临时占地均已完成植被恢复工作。共计平整场地3.72hm2,全面整地1.37hm2,总覆土3240m3,播撒草种3.62 hm2,植树坑开挖6372个,种植旱冬瓜苗木1591株,爬山虎苗木2040株,小叶榕苗木953株,火棘苗木2013株,播撒狗牙根和白三叶草籽各123.60kg。 现场调查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内临时设施均已拆除并全部进行了植被恢复,除风化料场植被恢复种植的爬山虎成活率不高、恢复效果不明显外其余场地植被恢复措施均落实到位,植被恢复效果较好。
污染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已于2016年10月结束,根据建设方核实,工程在施工期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未接到环境污染相关的环保投诉,除少部分施工设备未撤离项目区外不存在施工期遗留的其他环境问题。
社会影响
根据建设方介绍及施工实际情况,项目整个施工期约31个月,根据建设方核实,同时对周边邻近区域的走访调查,本项目在施工期无扰民现象发生,也未对项目所在区域带来不利影响。
运 行 期
生态影响
水库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水库淹没区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水库蓄水后对河流水文情势、水生生物、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1)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影响调查 水库蓄水运行后对淹没区的植被造成永久性破坏,水库淹没面积4.47hm2,占地类型以其它土地、水田为主,对林地、坡耕地的占用面积不大,还涉及少部分交通运输用地,占用土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环境敏感区等特殊区域。针对占用的交通运输用地,已按设计修建完成了复建道路,不会对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明显影响。虽然水库淹没区将造成占地范围内原有旱地和其他用地的永久性丧失,对库区土地利用现状产生一定影响,但项目建成运行能有效地改善灌区水利条件,提高灌区田地作物产量,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总体而言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影响不大。 (2)对植被及植物的影响调查 水库蓄水淹没的占地范围内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稀树灌木草丛、人工植被及农田植被。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农业活动丰富,原生植被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几乎为次生植被类型,不涉及保护植物物种,常见植物以云南松、杉树为主,生物多样性单一,且周边多为这些植被,工程建成运行后未导致项目区植被分布的明显变化,也未导致周边植物物种的灭绝和植物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而且项目运行形成一定面积的水域有利于局部小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库区周围山地植被的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工程运行对周边植被及植物的影响不大。 (3)对动物的影响调查 水库运行蓄水会改变陆生动物的生境,因野生动物大多具有趋避能力,其生存环境或活动范围会随水库水位线的变化而进行迁移。水库运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只是局部的,仅可能使库区周边因水库蓄水而失去生境的动物数量暂时下降,不会造成某个物种的灭绝。库区周边野生动物多以小型种类为主,不涉及珍稀濒危物种,因此水库运行对动物的影响较小。此外,水库稳定运行后水域面积的增加,可能会吸引喜水的动物迁移至库区周边,有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水库所在河流为小河,流量不大,已建成运行多年,所在河段鱼类数量及种类均不丰富,库区鱼类以鲤、鲫、泥鳅等常见经济鱼类为主,不涉及国家和地方保护种类。水库蓄水运行后会对河流水文情势造成一定影响,水库通过埋设的暗涵下放生态流量,坝址下游未出现断流现象,总体对河流影响不大。水库形成的静水区域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可能会促进鱼类种群的增殖,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明显影响。 (4)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查 水库灌溉区域内耕地种植的农作物以水稻和旱作物为主,运行下泄低温水变化明显的时期不属于水稻种植季节,项目下泄低温水对水稻的生长、产量影响不大,旱作物对水温要求不高,下泄低温水能满足旱作物灌溉要求。项目正常运行后,灌溉面积增加,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是有利的。
污染影响
(1)环境空气影响调查 运行期水库管理所人员较少,主要采用电能作为热源,运行期产生的废气只有管理所厨房少量的油烟,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2)声环境影响调查 水库运行期噪声源强主要是进出水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和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噪声,无大的噪声源。由于进入库区车流量较少,影响短暂,人员生活噪声声级较低,对所在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 (3)水环境影响调查 水库定期放水冲沙,入库泥沙通过排沙通道能及时排除,保证了水库的有效库容,泥沙情势变化影响不大。 库区蓄水运行前已按要求进行了彻底的库底清理,现场调查未发现水库水质有明显的富营养化现象。 项目运行期产生的污废水主要为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管理所建设了冲厕和化粪池,由于工作人员较少,日常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全部用作项目区绿化用水,不外排,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根据现场调查,库区上游及周边区域无村庄及散户居民分布,无村庄生活生产污废水排入库区,不会对库区水质造成影响。 (4)固体废物影响调查 项目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设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现场调查未见生活垃圾堆置,已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置。由于管理所垃圾收集点无围挡,不利于管理人员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大风天气垃圾易吹散,会对库区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建设单位将规范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采用垃圾收集桶或建设垃圾收集池,将运行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按环评审批文件要求规范进行卫生填埋或定期运往周边乡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妥善处置。
社会影响
工程占地涉及的生产安置人员建设单位已国家有关政策和云南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予了足额经济补偿。根据建设方核实,同时对周边邻近区域的走访调查,当地居民对项目的建设是比较支持和认可的。
表8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 (附监测图)
调查期间生产工况: 根据现场调查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六雷水库的总库容为128.8万m3,本次验收调查工作期间(包括验收监测阶段),水库蓄水量基本达到正常库容,约为102万m3。 验收监测: 委托云南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25日对本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1、库区水质监测 (1)监测点位:在库区中心设一个取样点,不同深度取一个混合样,共1个监测点位。 (2)监测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共29项指标。 (3)监测时间:2017年11月25日。 (4)监测频次:监测1天1次。 (5)监测要求:各项监测项目的采集与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进行。 (6)监测结果:项目库区水质监测结果详见表8-1,监测点位见附图3。 表8-1 库区水质检测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 送检样品名称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送检时间 2017.11.25 送检编号 20171125001-N001 采样点位 检测项目 库区中心 水温(℃) 12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值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pH 7.49 6~9 五日生化需氧量 1.5 ≤4 溶解氧 7.2 ≥5 氰化物 0.004L ≤0.2 氯化物 10L 250 六价铬 0.004L ≤0.05 挥发酚 3�10-4L ≤0.005 化学需氧量 10 ≤20 硒 4�10-4L ≤0.01 砷 3�10-4L ≤0.05 汞 9�10-5 ≤0.0001 高锰酸盐指数 1.6 ≤6 氟化物 0.05L ≤1.0 粪大肠菌群(个/L) 1400 ≤10000 氨氮 0.124 ≤1.0 硫酸盐 7.4 250 总磷 0.02 ≤0.05 总氮 0.52 ≤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05L ≤0.2 硝酸盐(以N计) 0.15 10 铜 1�10-3L ≤1.0 锌 0.05L ≤1.0 铅 0.01L ≤0.05 镉 1�10-3L ≤0.005 铁 0.08 0.3 锰 0.04 0.1 石油类 0.01L ≤0.05 硫化物 0.005L ≤0.2 监测结果显示,水库水中各项监测因子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满足水库乡镇居民生活供水的功能要求。
表9 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分施工期和运行期): 项目未设置专门的环保人员,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尚未形成规范体系。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 项目未设置环境监测人员和机构,环境监测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
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监测计划落实情况: 该水库具有人畜饮用功能,应按照饮用水源地要求进行监测,详细监测计划见表9-1。 表9-1 砚山县六雷 水库 扩建 工程环境监测计划表 工程阶段 监测内容 监测点位 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 运行期 库区水质 库中心1个测点 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1次 按照《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所列24项基本指标,加上饮用水源地5项补充指标进行监测
环境管理状况分析与建议: 项目未设置专门的环保人员,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尚未形成规范体系。建议建设方对项目内的各个主体设施,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对日常检查、维护结果进行归档处理,同时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并对年度环保部门的环保例行监察结果归档管理。
表10调查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论 1. 工程概况 六雷水库扩建工程总库容128.8万m3,工程规模为小(一)型,工程等别为Ⅳ等,最大坝高32.4m,设灌溉供水管道一条,全长8.19km,灌溉面积4225亩。水库扩建完成后可解决水库下游六雷、平坝、新发寨、龙所街等地4953人和1157头人畜饮水问题。工程总投资3214.85万元。建设单位于2013年7月委托文山州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3年8月7日取得“文山州环境保护局关于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环审[2013]89号)。项目开工时间为2014年3月,于2016年10月完工正式蓄水。 2.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结论 项目建设期及运行期均按照《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文山州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文环审[2013]89号)落实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少部分措施因实际情况及建设需要做了部分调整,除存在少部分问题外项目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均能达到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的防治效果,各类污染物能达标排放或合理处置,生态恢复措施得当。 3. 生态影响调查结论 经调查,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内临时设施均已拆除并全部进行了植被恢复,除风化料场植被恢复种植的爬山虎成活率不高、恢复效果不明显外其余场地植被恢复措施均落实到位,植被恢复效果较好。水库淹没区占用土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环境敏感区等特殊区域,针对占用的交通运输用地,已按设计修建完成了复建道路,不会对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明显影响。项目建成运行能有效地改善灌区水利条件,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影响不大。工程建成运行后未导致项目区植被分布的明显变化,也未导致周边植物物种的灭绝和植物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对周边植被及植物的影响不大。库区周边野生动物多以小型种类为主,不涉及珍稀濒危物种,水库运行对动物的影响较小。水库通过埋设的暗涵下放生态流量,坝址下游未出现断流现象,对河流及水生生物影响不大。项目下泄低温水对灌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 4. 水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库区蓄水运行前已按要求进行了彻底的库底清理,现场调查未发现水库水质有明显的富营养化现象。运行水库定期放水冲沙,入库泥沙通过排沙通道能及时排除,保证了水库的有效库容,泥沙情势变化影响不大。项目管理所建设了冲厕和化粪池,运行期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全部用作项目区绿化用水,不外排,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现场调查库区上游及周边区域无村庄及散户居民分布,无村庄生活生产污废水排入库区,不会对库区水质造成影响。 5. 大气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运行期水库管理所人员较少,主要采用电能作为热源,运行期产生的废气只有管理所厨房少量的油烟,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6. 声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水库运行期噪声源强主要是进出水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和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噪声,无大的噪声源。由于进入库区车流量较少,影响短暂,人员生活噪声声级较低,对所在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 7. 固体废物调查结论 项目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设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现场调查未见生活垃圾堆置,已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置。由于管理所垃圾收集点无围挡,不利于管理人员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大风天气垃圾易吹散,会对库区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建设单位将规范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采用垃圾收集桶或建设垃圾收集池,将运行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按环评审批文件要求规范进行卫生填埋或定期运往周边乡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妥善处置。 8. 竣工环保验收结论 砚山县六雷水库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基本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措施,项目总体满足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建议给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二、建议 1. 建设单位必须尽快风化料场植被恢复措施,减少风化料场裸露表土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 2. 建设单位应尽快组织将大坝枢纽区附近的部分施工设备撤离库区,避免雨天设备冲刷可能产生的少量含油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 建设单位需尽快完善规范管理所的垃圾收集设施,采用垃圾收集桶或建设垃圾收集池,将管理所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按环评审批文件要求规范进行卫生填埋或定期运往周边乡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妥善处置。 4. 项目水库具有人畜饮水功能,本次验收水库水质监测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的要求。建设方应加强对水库周边村民的宣传教育,避免周边村民向库区排污,保证水库水质能达到饮用标准。
注 释 一、附件 附件1 验收工作委托书 附件2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文件 附件3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附件4验收监测报告 二、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1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2-2 项目水库枢纽总体布置图 附图3 项目验收调查范围及监测点位布置图
网址:http://www.yanshan.gov.cn/Item/39010.aspx
来源:砚山县人民政府 砚山县水务局
如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号将尽快处理。谢谢!
2、本站永久网址:https://www.yuanmacun.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6、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源码村资源网 » 淄博企业网站建设公司(淄博网站开发公司)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