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出白色透明液体是排过卵了吗(排出白色透明体是怀孕了吗)

眼的组织解剖

1、眼分为 眼球、 视路和 眼附属器三部分

2、眼球由 眼球壁和 眼球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分为 外层(纤维膜)一角膜、巩膜;中层(葡萄膜)一虹膜、 睫状体、脉胳膜;内层一视网膜;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3、 眼附属器包括 眼 睑、结膜、泪器、眼肌、眼眶

4、视路包括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中枢

5、 角膜在组织学上由外向内分为5层, 上皮层(由5~6层上皮细胞组成,易与其内面的前弹力层分离,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修复快,不留瘢痕)、 前弹力层(损伤后无再生能力,为瘢痕代替)、 基质层(厚500 μm,约占角膜厚度的90%,由近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折光性一致,其间有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并有黏蛋白和糖蛋白填充。损伤后不能再生,为瘢痕代替)、 后弹力层(富有弹性,损伤后能再生)、 内皮层(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具有一定的房水屏障功能,损伤后一般情况不能再生)。

眼视光学苑

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创新、创业精神,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应用型眼视光学人才。通过学习眼科视光学,掌握眼科学、眼视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诊断、预防与治疗眼病的基本技能。

公众号

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6、巩膜:质地坚韧,呈乳白色,巩膜外表面被眼球筋膜包裹,前面又被球结膜覆盖,内邻葡萄膜。巩膜后部,在视神经穿出处分内外2层,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巩膜厚度各处不同, 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 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 mm)。组织学上 巩膜分为3层: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层。

7、 角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又称角巩膜缘。于角膜缘处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结合,临床上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Schlemm管又称为巩膜静脉窦,是环绕角膜与巩膜交界处一周的管道,是房水输出的通道,内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外壁有25 ~35条集液管与巩膜内静脉(房水静脉)沟通。

8、葡萄膜(uvea)又称为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由 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3部分。

9、虹膜:为一圆盘状膜,虹膜表面有辐射状凹凸不平的皱裙,称为虹膜纹理和隐窝。 虹膜的中央有一直径2.5 ~4.0 mm的圆孔,称为瞳孔。距瞳孔缘约1.5 mm的虹膜上,有一环形齿轮状隆起,称为虹膜卷缩轮,此轮将虹膜分成瞳孔区和睫状区。虹 膜周边与睫状体连接处为虹膜根部,此部很薄,当眼球受挫伤时,易从睫状体上离断。虹膜位于晶状体的前面,当晶状体脱位或手术摘除后,虹膜失去依托,在眼球转动时可发生虹膜震颤。虹膜内含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平滑肌, 一种是围绕瞳孔周围呈环状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具有缩小瞳孔的作用;另一种是以瞳孔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具有开大瞳孔的作用。组织学上虹膜主要由前面的基质层和后面的色素上皮层构成。

10、睫状体:为位于 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宽6~7 mm的环状组织,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睫状体前1/3较肥厚,称为睫状冠,宽约2 mm,富含血管,内表面有70 ~80个纵行放射状皱褶,称为睫状突;后2/3薄而平坦,称为睫状体扁平部。扁平部与脉络膜连结处呈锯齿状,称锯齿缘,为睫状体后界。 组织学上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睫状肌由外侧的纵行、中间的放射状和内侧的环形3组肌纤维构成。纵行肌纤维向前分布可达小梁网。睫状上皮细胞层由外层的色素上皮和内层的无色素上皮2层细胞组成。

11、脉络膜:为葡 萄膜的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具有营养眼球壁和吸收眼球内散射光线的作用。 组织学上分为脉络膜上腔、大血管层、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和玻璃膜5层,借玻璃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相连。

12、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衬于葡萄膜的内面。视网膜后部有一中央无血管的凹陷区,称为黄斑,是由于该区富含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心有一小凹,解剖上称为中央凹,临床上称为 黄斑中心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黄斑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瞳孔中央与黄斑中心凹的连线称为视轴。距黄斑鼻侧约3.5mm处,有一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的圆形盘状结构,称为视盘,又称为视乳头,是视神经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上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通过。视盘中央有小凹陷区,称为 视杯,由于此处无感光作用,故又称为生理盲点。组织学上视 网膜分为10层,由 外向内依次为: 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由单层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构成;②视锥视杆层(光感受器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核层:由光感受器细胞核组成;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光感受器由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组成。视杆细胞的外节为圆柱形,视锥细胞的外节呈圆锥形。光感受器的神经冲动,经双极细胞传至神经节细胞。由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向视盘汇聚成视神经。

13、 眼的屈光介质包括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4、房水:为透明液体,充满眼房内。眼房是指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腔隙,被虹膜分为眼前房和眼后房,二者借瞳孔相通。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 在前房角内依次可见到如下结构: Shwahe线、小梁网和Sshlem管、巩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小梁网系多层束状或板片状的扁平、交叉网孔样结构,每一小梁束由胶原瓦纤维核心和其外被的内皮细胞组成。 房水由睫状体上皮细胞产生后入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再经前房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房水除了有屈光作用外,还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调节眼内压的作用。

15、晶状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和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固定。 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约6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为晶状体赤道部,两面的顶点分别称为晶状体前极和后极。 晶状体直径约9mm,厚度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加,一般约为4 mm。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为一层具有弹性的均质基底膜,前囊比后囊厚约1倍。晶状体纤维为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而成。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旧的纤维挤向中心,逐渐硬化而形成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晶状体富有弹性,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浓缩、增大,弹性逐渐减弱。

16、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占眼内容积的4/5,约4.5 mL。 玻璃体前面有一凹面称为玻璃体凹,以容纳晶状体,其他部分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玻璃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囊间有环形粘连,在青少年时粘连较紧密,老年时变松弛。 玻璃体主要具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17、眼睑: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脸,其游离缘称为睑缘。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为睑裂,其内外连拔处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 正常平视时脸裂高度约8mm,上睑遮盖角膜上部1~2mm。内眦处有一小的肉样隆起,称为泪阜。睑缘有前唇和后展。前唇钝圆,有2~3行排列整齐的睫毛,毛囊周围有皮脂腺(Zeis腺)及变态汗腺(Moul腺)开口于睫毛囊,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

18、 组织学上 眼睑从外向内分5层,为皮肤 (是人体最薄柔的皮肤之一,易形成皱褶)、 皮下组织(由疏松结 缔组织和少量脂肪构成, 易蓄水。肾病和局部炎症时容易出现水肿)、 肌层(包括眼轮匝肌和提上脸肌。眼轮匝肌是横纹肌,肌纤维走行与睑裂平行呈环形,由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提起上睑,开启睑裂)、 睑板(睑板内有若干与睑缘呈垂直方向排列的睑板腺(Meibomian腺),是全身最大的皮脂腺,开口于睑缘,分泌类脂质,参与泪膜的构成,对眼表面起润滑作用)和 结膜层(紧贴睑板后面的透明黏膜称为睑结膜)。

19、 结膜: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及穹隆结膜。这3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20、 泪器:分为泪腺和泪道两部分。泪腺位于限眶上整外侧部的泪腺离内借结结组织固定于眶骨膜上,有位于弯隆结膜的 Krause腺和Wlfig腺,为副泪腺。 泪道是泪液排出的通道,包括上下脸的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21、 泪腺分泌的泪液排出到结膜囊后,经眼睑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的前表面,并聚于内眦处的泪湖,再由接触眼表面的泪小点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进人泪囊、鼻泪管到鼻腔,经黏膜吸收。

22、 眼外肌:为横纹肌,司眼球运动。每只眼有 4条直肌(包括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和2条斜肌(包括上斜肌和下斜肌)。

23、内外直肌的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向肌肉收缩的方向转动。 上、下直肌走向与视轴成23°角,收缩时除使眼球上、下转动的主要功能外,同时还有内转内旋、外转外旋的作用。上、下斜肌的作用力方向与视轴呈51°角,收缩时主要分别使眼球内旋和外旋;上斜肌亦可使眼球转向下外方,下斜肌亦可使眼球转向上外方。

24、眼眶:为四棱锥体形的骨窝, 由7块骨构成,即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眼眶有4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眼眶外侧壁较厚,其前缘稍偏后,眼球暴露较多,有利外侧视野开阔,但也增加了外伤机会。其他3壁骨质较薄,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且与额窦、筛窦、上颌窦毗邻,在这些鼻窦发生病变时可累及眶内。 眼眶骨壁有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下裂等主要结构。视神经孔为位于眶尖部的圆孔,直径为4-6 mm。视神经管由此孔向后内侧,略向上方通入颅腔.长4-9 mm,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通过。眶上裂位于视神经孔外下方,在眶上壁和眶外壁的分界处,长约22 mm,与颅中窝相通,有第m、IV、M脑神经和第V脑神经第支 、眼上静脉和部分交感神经纤维通过。此处受损可累及通过的神经、血管,出现眶上裂综合征。眶下裂位于眶外壁和眶下壁之间,有第V脑神经第2支、眶下动脉及眶下静脉等通过。此外,眶外上角有泪腺窝、内上角有滑车窝,内侧壁前下方有一泪囊窝。 泪囊窝前缘为泪前嵴,为泪囊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25、眼眶内容纳了眼球眼外肌、泪腺、血管、神经和筋膜等。其间填充的脂肪称为眶脂体,对眼球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眶脂体与眼球之间的薄而致密的纤维膜,称为眼球筋膜鞘,又称为Tenon囊。眼眶前部有一弹性的结缔组织膜,连接眶骨膜和睑板,与眼睑形成隔障,称为眶隔。

26、 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经路。临床上通常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径路。

27、 视神经,部位划 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4部分。

28、 视交叉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前上方为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两侧为颈内动脉,下方为垂体后上方为第三脑室。这些部位的病变都可侵及视交叉,表现出特征性的视野损害。

29、 视皮质:位于大脑枕叶皮质相当于Brodmann 分区的17、18、19区,由于视觉纤维在视路各段排列不同,所以在神经系统某部位发生病变或损害时, 对视觉纤维的损害各异,表现为特定的视野异常。因此,检出这些视野缺损的特征性改变,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0、 瞳孔对光反射途径为 光线→视网膜→视神经→ 视交叉→视束→中脑的对光反射中枢→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 神经节→瞳孔 括约肌和睫状肌。

31、眼的神经支配丰富,共有6对脑神经与眼有关。 第II脑神经视神经参与视觉的传导。

32、运动神经: 第III脑神经动眼神经,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提上睑肌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第IV脑神经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第VI脑神经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第VI脑神经面神经,分支支配眼轮匝肌及泪腺的分泌。

33、 感觉神经:第V脑神经三叉神经的第 1支眼神经,发出的分支有泪腺神经、额神经、鼻睫神经等司眼部感觉。

34、 睫状神经节属副交感神经节,位于视神经外侧,总腱环前10 mm处。此节由3个根组成:①长根为感觉根,由鼻睫神经发出。②短根为运动根,由艾-魏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此节内换元。③ 交感根,由颈内动脉丛发出。该节发出6-10条睫状短神经向前进人眼球。眼 内手术施行球后麻醉,即阻断此神经节。

35、 睫状短神经为混合纤维,在视神经周围及眼球后极部穿人巩膜,行走于脉络膜上腔,前行到睫状体,组成神经丛。由此发出分支,司虹膜睫状体、角膜和巩膜的感觉, 其副交感纤维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及睫状肌,交感神经纤维至眼球内血管,司血管舒缩。

36、 眼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少部分来自颈外动脉系统。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经视神经管入眶,先居视神经外侧,再经其上方与上直肌之间至眶内侧, 在眶内主要分支为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动脉。

37、 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眼动脉眶内段的分支,在眼球后9~12 mm处从内下或下方进人视神经中央,再经视盘穿出, 分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支,走行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内,逐级分支达周边部。视网膜毛细血管网分浅、深两层。浅层分布于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层,深层位于内核层。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终动脉,阻塞时可导致眼全盲。

38、 睫状动脉按部位和走行分为睫状后短动脉(睫状后短动脉为眼动脉的-组分支,营养脉络膜及视网膜外5层)、 睫状后长动脉(由眼动脉分出2支,少数分支返回脉络膜前部,大多数分支到睫状体前、虹膜根部后面,与睫状前动脉的穿通支交通,组成虹膜动脉大环;大环再发出一些小支向前,在近瞳孔缘处形成虹膜动脉小环,一些小支向内至睫状肌和睫状突,构成睫状体的血管网)和 睫状前动脉(由眼动脉分 支肌动脉发出,在肌腱止端处发出的分支,大的穿通支,穿过巩膜到睫状体,参与虹膜大环的组成)。

39、 眶内血液通过眼静脉回流。主要有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前者起自眶的前内侧,向后经眶上裂注入海绵窦。后者起自眶下壁和内侧壁的静脉网,向后分为两支, 一支经眶上裂注入眼上静脉,另一支经眶下裂注入翼静脉丛。

40、 眼球内的静脉包括: ①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视网膜的血液回流,经眼上静脉或直接回流到海绵窦。 ②涡静脉,位于眼球壁血管膜的外层,有4~6条,汇集脉络膜及部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经眼上、下静脉回流到海绵窦。 ③睫前静脉,收集眼球前部虹膜等处的血液回流。上半部静脉血流人眼上静脉,下半部血流人眼下静脉。 大部分经眶上裂注人海绵窦;部分经眶下裂注人面静脉及翼静脉丛,注人颈外静脉。眼静脉无瓣膜,向前与面静脉吻合,向后注入海绵窦,面部感染可经此途径侵入颅内。

二、另附带常用眼科解剖参考数据

1. 眼球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水平径23.5mm突出度12~14mm,两面相差不超过2mm

2. 角膜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厚度中央部0.5-0.55mm,周边部1.00mm,曲率半径前面7.8mm, 后面6.22-6.8mm;屈光力 前面+48.8D,后面-5.80D, 总屈光力+43.0D;屈光指数1.376;内皮细胞数2899土410/mm2

3. 角膜缘:宽1mm

4. 巩膜:厚度眼直肌附着处0.3mm,赤道部0.4~0.6mm, 视神经周围1.0mm

5. 瞳孔直径2.5~4mm(双眼差<0.25mm),瞳距男60.9mm 女58.3mm

6. 前房:中央深度2.5~3mm

7. 房水容积0.15~0.3ml,前房0.2ml, 后房0.06ml,比重1.006, pH7.5-7.6, 屈光指数1.336,生成速率2~3 μ/min,氧分压55mmHg,二氧化碳分压40~60mmHg

8. 睫状体:宽度约6-7mm

9. 晶状体直径9mm,厚度4mm,体积0.2ml,曲率半径前面10mm,后面6mm,屈光指数1.44,屈光力范围+15-+25D 总屈光力+19D

10.玻璃体:容积4.5ml,屈光指数1.336

11.脉络膜:平均厚度约0.25mm 脉络膜 上腔间隙10-35 μm

12. 视网膜:视乳头直径1.5cm, C/D比值正常<0.3, 两眼相差<0.2, > 0.6为异常,黄斑直径2mm, 中心凹位于视乳头颞侧缘3mm, 视乳头中心水平线下0.8mm,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例动脉:静脉=2 :3,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压60-75mmHg, 舒张压36-45mmHg

13.睑裂 平视时高8mm,上睑遮盖角膜1~2mm,长26- 30mm,内眦间距30 35mm,平均34mm,外眦间距88~92mm,平均90mm,睑板中央部宽度上睑6-9mm 下睑5mm

14. 睫毛:上睑100~150根,下睑50~75根。 平视时倾斜度分别上睑为110 °~ 130°和下睑100 °~120°, 寿命3 ~5个月。拔除后一周生长 1~2mm, 10周可达正常长度

15. 结膜 结膜囊深度(睑缘至穹隆部深处)上方20mm,下方10mm,穹隆结膜与角膜缘距离上下方均为8~ 10mm,颞侧14mm,鼻侧7mm

16.泪器 泪小点直径0.2~0.3mm,距内眦6~6.5mm,泪小管直径0.5~0.8mm,垂直部1-2mm,水平部8mm 直径可扩张3倍,泪囊长约10~15mm, 宽3mm ,鼻泪管全长18mm,下口位于下鼻甲前端之后16mm,泪囊窝长17.86mm, 宽8.01mm,泪腺眶部20mm x 11mm x 5mm,重0.75g,睑部15mm x 7mm x 3mm,重0.2g; 泪液正常清醒状态下, 日分泌量0.9-2.2ul/min ,每眼泪液量7~12μl,比重1.008,pH7.35, 屈光指数1.336,渗透压295~209mOsm/L,平均305m0ms/L,泪膜厚度7μl ,总量7.4μl, 更新速度12%-16%/min,pH6.5~7.6,渗透压296~308mOsm/L

17. 眼眶 深4.0~5.0mm,容积25~28ml,视神经孔直径4-6mm,视神经管长4~9mm

18.眼外肌 肌腱肌宽度内 直肌10.3mm,外直肌9.2mm,上直肌10.8mm,上斜肌9.4mm,下斜肌9.4mm, 直肌止点距角膜缘 内直肌5.5mm,下直肌6.5mm,外直肌6.9mm,上直肌7.7mm , 锯齿缘距角膜缘7~8mm,赤道部距角膜缘14.5mm,黄斑部距下直肌最短距离(下斜肌止端鼻测缘内上) 2.2mm,距赤道18~22mm

19.视神经:全长40~50mm (眼内段1 mm,眶内段25~30 mm,管内段6~10 mm,颅内段10mm)

眼视光E生

视光医师(optometrist)主要进行眼部基本检查、眼病初步诊治、复杂眼屈光和双眼视觉问题的处理。 1.视光医生的加油站,用专业体现价值; 2.推送眼健康知识,呵护您的心灵之窗; 3.找对视光师配对眼镜,用医学的眼光配好看的眼镜。

公众号

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眼的生理

1、 眼睑为眼球的最外层屏障结构, 主要起着保护眼球的重要作用,如防止异物和强光损伤眼球等,其形态和外观对人体容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下睑缘之间的裂隙为睑裂,脸缘处有整齐的睫毛,可以阻止眼外异物入眼。眼睑血液循环丰富,创伤后愈合快。 眼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瞬目,将泪液均匀涂布于眼球表面、湿润角膜并使其保持清洁,还有清除结膜囊内的灰尘和细菌等作用。

2、 泪液为 弱碱性透明液体,水占98. 2%,还有蛋白质、无机盐、免疫球蛋白、溶菌酶、补体系统等。泪液分泌分为基础分泌和反射性分泌。 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不受神经支配,呈持续性微量分泌,称为基础泪液分泌, 泪液分泌约1 μL/min;由 于外界刺激或情绪激动引起自主神经反射性的泪液分泌,称为反射性泪液分泌。 基础泪液可单独形成泪膜,但当外界刺激如异物、理化毒性物质等接触眼表时,反射性泪液大量分泌,可达基础泪液量的10倍,用于清洗眼表组织,稀释毒性物质等。

题目: 对泪液的分泌和作用的叙述, 哪项错误是(E)

A.由泪腺分泌 B.有清洁结膜囊作用

C. 有湿润眼球作用 D.有杀菌作用 E.有维持眼压作用

3、 泪膜由泪液均匀地涂布于眼表面而成。 泪膜由外至内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脂质层、浆液层和黏液层。 脂质层主要由睑板腺分泌,防止泪膜水分蒸发流失,可维持泪膜形态。浆液层主要成分为浆液,由主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内层的黏液层,主要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具有亲水性,能使泪膜形成并维持其稳定。瞬目可使脂质层重新涂布于眼表,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时间瞬目减少均可使泪膜中的水分蒸发,泪膜被破坏,从而造成角膜干燥。 泪膜形成到泪膜破坏的时间正常应为15 ~40 S,通常每分发钟瞬目达10-12次,故一般不会出现角膜干燥。

题目: 1、泪膜由三部分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A)

A.黏液 层、浆液层和脂质层B. 脂质层、浆液层和黏液层

C.浆液 层、脂质层和黏液层D. 脂质层、黏液层和浆液层

2、 泪膜由外至内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脂质层、浆液层和黏液层, 脂质层主要由(C) 分泌,以防止泪膜水分蒸发流失,可维持泪膜形态。

A.主泪腺 B.副泪腺 C. 睑板腺D. 结膜杯状细胞

4、 泪膜的功能具有 ①保护作用(泪膜可以湿润角膜、结膜表面。有外界刺激时,引起反射性泪液大量分泌,可冲洗掉眼表的微生物、灰尘并有稀释毒性物质作用) ②屈光特性(泪膜的存在,在角膜表面形成光滑的界面,界面使角膜表面平滑并减少了散光,包高了角膜的光学特性) ③抗感染(泪膜内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具有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的作用)

5、 结膜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分辨多种感觉,如痛觉、温觉、触觉、痒感和干燥感等。结膜杯状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参与形成泪膜。 结膜直接与外界接触,具有丰富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分泌功能及良好的上皮再生能力,是防止眼内感染及异物侵犯的屏障。

6、 角膜具有 ①角膜的透明性(角膜内没有血管,上皮细胞内不含色素,无角化层,故角膜是透明的。角膜各层细胞具有相同的屈光指数,表面的泪膜有助于角膜形成规则的屈光面,使光线能顺利通过) ②角膜的代谢(角膜内没有血管,其营养主要依靠角膜缘毛细血管网、泪液和房水,维持角膜代谢的能量由细胞内的线粒体提供) ③角膜的屈光性(角膜是屈光间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角膜屈光系统(包括角膜和房水)的屈光力约为+43D,约占眼总屈光力的70% ,其屈光指数为1.337,与空气的屈光指数相差较大) ④角膜的创伤愈合( 角膜上皮再生能力很强,在无感染情况下,仅需24-48 h即可修复,且一般不留瘢痕。 前弹力层和实质层损伤后不能再生,将形成瘢痕组织,临床上为角膜云翳或白斑。 后弹力层损伤后由内皮细胞分泌修复。角 膜内皮损伤后不能再生,靠邻近细胞的移行和扩 张填补缺损区) ⑤角膜的知觉(角膜内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且无髓鞘,广泛地分布于上皮细胞间,可以分辨温度、疼痛和压力三种感觉,使角膜成为人体内最敏感的组织之一) ⑥角膜缘(是角膜、巩膜的移行部,又称为角巩膜缘。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概念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对角膜缘组织结构特点的研究比较多。实验动物研究表明,角膜上皮的创伤愈合需通过角膜缘干细胞移行和增殖来完成,而很多研究则间接证明角膜缘干细胞存在于角膜缘基底细胞层。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标志物可直接标定角膜缘干细胞)。

题目: 1. 角膜是屈光间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营养主要依靠(A)

A. 角膜缘毛细血管网、泪液和房水B. 角膜缘毛细血管网、泪液和空气

C.角膜缘毛细血管网、空气和房水 D.空气、泪液和房水

2.下列哪层角膜损伤不能再生(C)

A.上皮层和前弹力层 B.后弹力层和基质层

C.前弹力层和基质层 D.后弹力层和内皮层

7、 巩膜①巩膜的弹性(巩膜是由坚韧的结缔组织组成的,坚韧、致密、透明,在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眼球不受损伤方面有重要作用。) ②巩膜的创伤愈合(巩膜浅表裂伤由巩膜表面形成的肉芽组织修复,全层裂伤则由巩膜、脉络膜组织共同修复。)

8、 房水是眼内透明液体,充满前房和后房。 由睫状体的无色素上皮分泌产生,房水生成后进人后房,经瞳孔流人前房,大多数通过小梁网,经Schlemm管进人巩膜静脉丛离开眼球,回流人血循环。正常情况下房水由后房流向前房仅有很小的阻力,而小梁网靠近Schlemm管(邻管区)是房水排出阻力最大的区域。 人的前房水量约为0.25 mL,后房水量约为0.06 mL。房水大约每1.5 h更新一次。

题目: 1、房水充满前房和后房,前房量约为(D)A. 0.02ml B. 0.06ml C. 0.10ml D. 0.2ml E. 0.30ml

2、控制房水外流的房角结构为( C)

A.Schlemm管 B.巩膜脊 C.小梁网 D.睫状体带 E.前房角

9、 房水的生理功能有 ①维持眼内压(房水的产生 量和排出量之间在各种调节机制下保持着动态平衡, 维持着正常的眼内压。) ②营养眼内组织(房水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晶状体、虹膜和角膜,同时带走它们的代谢产物。) ③重要的屈光间质(房水是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屈光指数为1.336,房水几乎不含蛋白细胞,以保证光线不会在房水中产生折射现象。)

题目: 1、对房水的描述哪一项错误(D )

A. 充满前、后房 B. 有维持眼压作用 C. 有营养作用

D. 有清洁湿润眼球作用 E. 有屈光作用

2、关于房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A. 充满于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中

B. 有维持眼内压的作用

C. 除折光作用外,还有营养角膜与晶状体的作用

D. 其循环路径为:眼后房→虹膜角膜角 →前房 →巩膜静脉窦

E. 为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前后房,总量为0.15~0.30 ml

10、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称为 眼内压(惯称眼压)。眼内压是保持眼球形状和光学完整性的重要因素, 眼内压降低可引起屈光改变、血一房水屏障破坏、白内障、黄斑水肿和视盘水肿等;而眼压异常增高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视盘改变等。 正常眼内压为10 -21 mmHg, 影响眼内压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房水生成的速率,排出的阻力和上巩膜静脉压。

11、虹膜为一圆盘状色素薄膜,其中心有一圆孔,称为 瞳孔。正常瞳孔呈圆形, 直径为2~4 mm,双侧等大。正常情况下,瞳孔大小随光线强弱而发生变化;病理状态下,瞳孔对光反应变得迟钝,甚至消失。瞳孔对光反应包括瞳孔直接对光反应、瞳孔间接对光反应和近反射(集合反射、辐辏)。虹膜基质所含色素量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色素少表现为浅蓝色,色素多则表现为棕色。虹膜组织内血管十分丰富,呈放射状或同心圆走行。

12、 虹膜的生理功能主要 ①调节光线(通过瞳孔开 大肌开大瞳孔和括约肌缩小瞳孔,来调节进人眼内的光线,类似于照相机上光圈的作用。弱光时瞳孔开大,强光时瞳孔缩小。) ②损伤修复(当角膜等组织受损,虹膜组织可通过变形、移动到角膜伤口,以填充修复伤口。)

13、 睫状体的生理特点包括 ①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力(睫状肌收缩时 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弹性变厚,屈光度增加,可看清近处的物体;反之,晶状体弹性变薄,屈光度减少,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②分泌房水(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维持眼压并营养眼球内部组织。)

14、 脉络膜的生理特点包括 ①血供丰富(脉络膜富有血管,营养视网膜外层、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织。由于血供丰富,血流量大,病原体易在此处滞留而致病。) ②通透性好(脉络膜毛细血管壁有许多小窗孔,比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要好。荧光血管造影时,荧光素可以从其管壁漏出。) ③遮光作用(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和暗房的作用。) ④免疫功能(炎症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渗出。)

15、 晶状体是屈光同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晶状体可通过形状厚度的变化调节屈光能力,以使像成像在视网膜上,包括 ①晶状体的透明性(晶状体不含血管,无色素;品状体纤维排列整齐规则,层层相叠其细胞外基质较少,含水量基本恒定。)

②晶状体的透光性(晶状体的透光率很高,凡能透过角膜的可见光都可透过品状体。品状体对紫外线有滤过吸收作用。) ③晶状体的屈光性(晶状体 屈光力的个体差异甚大,一般说来,品状体屈光力范围在+17~+26 D,平均为+19 D,约占眼总屈光力的1/3。晶状体的屈光力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幼年时晶状体几乎呈球形,屈光力大,随着年龄增加,眼轴增长,晶状体相应变得较为扁平,成年以后,眼轴的发育已基本静止,但晶状体继续变大变扁,屈光力继续减低;同时,晶状体核心硬化,屈光指数增加,又使晶状体屈光力相应增加,两者互相抵消而保持晶状体总的屈光力不变。) ④晶状体的调节(正常人眼能将远距离的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一清晰的图像。若要把近物成像在视网膜上,则需晶状体变厚,增加屈光力,这种变化称为调节。随年龄的增大,晶状体弹性下降,调节力降低。) ⑤晶状体的悬韧带(晶状体的悬韧带是连接晶状体与睫状体的纤维组织,具有保持晶状体位置和调节形态的作用。悬韧带具有一定的伸展张力,其张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16、 玻璃体正常状态下为无色透明的凝胶体, 总容积为4.0-4.5 mL,约占眼球容量的4/5。玻璃体无血管, 主要成分是水。通过玻璃体的光线基本上不发生散射,因而玻璃体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玻璃体是眼内容积最大的屈光间质, 其屈光指数为1. 335,与房水(1.336)接近。玻璃体主要含三种大分子物质:胶原纤维透明质酸和可溶性蛋白。 其内无血管,营养来自脉络膜和房水。

17、 玻璃体的主要功能是玻璃体无血管,透明,具有屈光作用。 其营养来自脉络膜和房水,本身代谢能力极低,无再生能力,缺失后的空隙由房水填充。当玻璃体周围组织发生病变时,玻璃体代谢也受到影响而发生液化、变性和混浊。玻璃体用以支持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和晶状体,维持眼球形状。

题目: 玻璃体的功能有(E)

A.屈光功能 B.代谢支持功能 C.屏障功能

D.对眼球发育的作用 E.以上都是

18、 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薄膜,共分为10层。 其主要功能是感受光线,并把视觉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向中枢,经过中枢神经的整合、加工、形成视觉。

19、 视网膜的透明性正常活体视网膜, 最外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能吸收和阻挡光线,其余9层均为透明组织,入射光线直接接触视网膜光感受器。

20、 血-视网膜屏障血-视网膜屏障是视网膜组织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之间的紧密连接(内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其连接复合体(外屏障)组成,对血液流经眼视网膜的物质有选择性限制或通过作用。

21、 视网膜的物质转运( 视网膜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自身结构及其之间的连接窗孔进行。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同时具有转运和屏障功能,能进行各种细胞间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遇,保证了视网膜选择性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并能维持视网膜正常生理功能有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22、 视网膜神经元 视网膜是形成视觉功能的重要组织,包含三级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一神经节细胞,其中光感受器细胞接受光刺激将光刺派信号进行加工并通过双核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传递,而后信息沿视路传至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其中, 视锥细胞主要感受强光和色觉分辨精细形态; 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并完成周边视觉; 双极细胞连接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将视冲动通过神经节细胞传出。视网膜三级传导通路中任何一级出现问题,视网膜都无法实现其正常功能。视网膜中不同的位置,神经元的分布不同,视觉被分为周边视觉和中心视觉。 黄斑中心区只有视锥细胞,越近中心,神经元越密集,使该处具有最高的视敏感度。由黄斑中心凹部感受的视觉称为中心视觉,中心凹周围视网膜感受的视觉称为周边视觉。中心视觉具有高度的辨别性,包括明视觉和色觉;周边视觉则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周边视网膜因视杆细胞较多而能更好地感受暗光,当周边视网膜受损伤时,会出现夜盲现象。经视网膜处理的信息全部通过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传出。神经节细胞的数量相当于光感受器总数的1%,每个神经节细胞都要综合来自光感受器的信息,完成空间、时间视觉信息的初步加工任务。视网膜神经元传递视信号是由不同的神经介质介导的,如GABA、乙酰胆碱、谷氨酸等。

23、 视网膜黄斑区黄斑中心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无血管和神经节细胞。从中心凹向外周,神经节细胞逐渐增多。 在中心凹内,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中心凹每个锥体只与一个 双极细胞、一个神经节细胞单线联系,中心凹因而成为视觉最敏锐的区域。黄斑区外丛状层较厚 ,视细胞纤维由垂直方向排列变为倾斜方向排列,在中心凹处几乎与表面平行,外丛状层失去网状结构而呈纤维样外观,所以黄斑区的外丛状层称为Henle纤维层, Henle纤维层极易吸收液体而肿胀,故任何原因引起的视网膜水肿,黄斑部 是最容易受累的部位之一。黄斑区中央有一无血管区 ,该处血液供应主要是依靠从脉络膜毛细血 管渗透。

题目: 1、黄斑中心凹视力最敏锐是由于( C)

A.黄斑中心凹神经纤维较密集 B.黄斑中心凹有大量杆细胞

C.黄斑中心凹有大量锥细胞 D.黄斑中心凹离视盘近

2、 黄斑中心凹的细胞组成是(A )

A.只有锥细胞 B.只有杆细胞

C.大部分为锥细胞,但有少量杆细胞 D.大部分为杆细胞,但有少量锥细胞

24、 眼的视觉生理研究表明,引起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眼, 眼内与形成视觉有关的结构是眼屈光系统和视网膜,屈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主要是把外界各种不同物体清晰地在视网膜成像;视网膜则形成眼的感光系统,主要是把视网膜上物像的视觉信息换能(转变为电信号),并进行编码加工,然后由视神经传向视觉中枢,最后形成视觉。故眼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种作用。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一740 nm的电磁波。

25、 眼的调节主要是 依靠睫状体与晶状体的调节来实现。另外,瞳孔的调节和双眼球会聚对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26、 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为双凸形透明体,富有弹性,被悬韧带悬系附着在睫状体上,晶状体的调节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看远物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使睫状小带被拉紧,晶状体囊膜张力减低,晶状体位置前移,其屈光力降低,晶状体受牵拉而变得相对扁平。看近物时则反射性地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由于自身的弹性而回位变凸,增加了屈光能力,使辐散光线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人眼能够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近点被用来表示人眼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近点越近,表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一般来说,发育良好的青少年,眼的调节力最大,10岁时正视眼的近点平均为6 ~8 cm,调节力约为+14 D,20岁时调节幅度只有+11 D, 40岁时降至+6 D,50岁以上调节能力不到+2 D。 眼视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实现的。神经反射过程如下:视网膜上的模糊物像到达视皮质时,引起的下行冲动经皮质-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继而到达动眼神经缩瞳核,经睫状神经使睫状肌中的环状肌收缩,引起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增加了屈光力,从而形成了清晰的物像。

26、 瞳孔的调节瞳孔大小可以调节进 人眼内的光量。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称为 瞳孔调节反射,或瞳孔近反射。瞳孔缩小后,可减少射入眼内的光量,减少屈光系统的球面像差与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弱光下瞳孔变大,强光下瞳孔缩小的反射称为 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只眼时,双眼同时缩小,称为 互感性对光反射。该反射的中枢在中脑,临床上常作为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的指标。

27、双眼球会聚(集合或辐辏) 双眼注视由远及近的物体时,两眼视轴同时向鼻侧聚合的反射,称为双眼球会聚。 双眼球会聚是由于两眼球内直肌反射性地收缩所致,也称为辐辏反射。它可使双眼看近物时,物像能落在两侧视网膜的对应点上,形成清晰的单一视觉,而不会出现复视。

28、正常人眼不需要调节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5m以内的物体,只要离眼距离不小于近点,经过眼的调节也能看清,称为正视眼。眼的屈光能力异常或者眼球形态异常,平行光线在眼未调节时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称为非正视眼,也称为 屈光不正, 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眼。

29、 非正视眼间的比较

比较点

近视

远视

散光

病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过凸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

角膜各个表面曲率半径不等

视远物聚焦点

视网膜之前

视网膜之后

不能聚焦成点

视近物聚焦点

聚焦在视网膜上

流出白色透明液体是排过卵了吗(排出白色透明体是怀孕了吗)

晶状体需更大调节

不能聚焦成点

近点

比正常眼近

比正常眼远

矫正镜片

凹透镜

凸透镜

柱面镜

30、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人眼视网膜中含 视杆细胞和 视锥细胞两种感光细胞, 均由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4部分组成。其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种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和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视杆细胞和与之相联系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构成视杆系统,其特点是对光线敏感度高,能在较暗的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引起视觉,故也称为 暗视觉系统(或晚光觉系统),但视物时不能分辨颜色,只辨别明暗,视物精细程度较差。以夜间活动为主的动物(如猫头鹰、蝙蝠等),其视网膜中以视杆细胞为主。视锥细胞和与之相联系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构成视锥系统,其特点是,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有在较强的光线刺激下才能发生反应,故也称为 明视觉系统(或昼光觉系统),该系统可以分辨颜色,有很高的分辨率,对物体的轮廓及细节都能分辨清楚。以白昼活动为主的动物(如鹰、鸡等),其视网膜中几乎全是视锥细胞。

题目:1、 人眼视网膜中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感光细胞,由四部分部分组成,不包括(A)

A.上段 B. 外段 C.内段 D.胞体 E.终足

2、下面以夜间活动为主的动物是(D)

A. 鹰 B.鸡C.鸭 D.蝙蝠

31、 视杆细胞与 视锥细胞的区别

细胞名称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细胞外段形态

长柱状,膜盘与细胞膜分离

圆锥形,膜盘与细胞膜连续

细胞数量

(1.1亿-1.25亿)/眼

(630万- 680万)/眼

感光色素

视紫红质

含吸收光谱不同的感光色素

视网膜分布部位

中央凹处无,愈近周边部愈多

中央凹处密集,愈向周边部愈少

系统细胞间联系方式

聚合式联系

单线联系

功能特点

光敏度高,司暗觉,无色觉,细微结构分辨力差

光敏度低 ,司昼觉,有色觉,细微结构分辨力高

32、 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包括 视锥细胞的光化学反应和 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

33、 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①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光照后视紫红质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其中视黄醛由11顺型(分子构型较弯曲)转变为全反型(分子构型较直),此过程中发生光化学反应,其颜色迅速由紫红色变为白色(漂白)。全反型视黄醛在视黄醛还原酶和辅酶1的作用下还原成无活性的全反型-维生索A,这种转变需要消耗能量。然后后者经血液人肝,转变为11-顺型维生素A,再经血液人眼,在视黄醛还原酶和辅酶I的氧化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11-顺型视黄醛,再和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该反应不耗能。在暗处视紫红质合成过程超过分解过程,视网膜中处于合成状态的视紫红质较多,使视网膜保持对弱光的敏感性;在亮处时,其分解过程超过合成过程使视杆细胞几乎失去感光能力。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掉,需要食物中的维生素A来补充。若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视紫红质合成时间延长或能力下降.会影响人在暗处时的视力,称为夜盲症。 ②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超极化型的电位变化,其静息电位仅有-30 - 40 mV。无光照时视杆细胞外段膜有相当数量的Na+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形成持续的Na+内流,同时,细胞膜上Na+泵的活动,将Na+不断地转运到细胞外,维持了细胞内外Na+的动态平衡。当视网膜受到光照时,部分Na+通道关闭,Na+内流相对减少,于是引起视杆细胞外段膜发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该电位属于发生器电位,可以电紧张形式扩布,是光刺激在视网膜上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引起视觉的最关键、最直接原因。

34、 视锥细胞的光化学反应 人视网膜中有3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具有3种不同的感光色素,吸收峰值分别在570nm、540nm和440nm处,相当于红、绿、蓝三色光的波长。3种感光色素也是视黄醛和视蛋白的结合物,其中的11-顺视黄醛都相同,而视蛋白的分子结构略有不同。视蛋白分子结构的不同,决定了3种感光色素对红、绿、蓝3种不同波长的光线最为敏感。 人眼可以分辨波长为370 -740 nm的150种以上的颜色,但主要是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人类产生颜色视觉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用三原色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不同波长的光线照射视网膜时,3种视锥细胞产生不同程度、按一定比例的兴奋,这样的信息经视觉中枢综合后,就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如红、绿、蓝3种视锥细胞兴兴奋程度的比例为4:1:0时,产生红色的感觉:三者的比例为2:8:1时,产生绿色的感觉;3种视锥细胞受到同等程度的三色光刺激时,产生白色的感觉等。

35、 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包括 ①视力( 又称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视力受眼的屈光能力、光线强照国形与背景的对比度等许多因素影响。正常时能看清5 m远处1.5 mm的缺口方向,此口在视网膜像的距离为4~5 um。正常视力可达1.0-1.5。) ②视野 (是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色,再次为红色细胞在视绿色最小。视野检查有助于临床检查诊断视神经视传导径路和视网膜的病变。) ③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指人从明亮的环境进入暗处时,起初看不清任何东西,一段时间之后 ,视觉敏感度逐渐增高的现象。暗适应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进人暗处后的7 min之内,视觉阈值明显下降,与视锥细胞色素的合成量增加有关;第二阶段为进人暗处后25 ~ 30 min时,阈值下降到最低点并稳定在这一状态这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加有关,是暗适应的主要部分。明适应指人长时间在暗处突然进人明亮的环境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看不清任何物体,1min左右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进人亮处时,由于在暗处蓄积的视紫红质迅速大量分解,所以产生耀眼光感。较多的视紫红质分解之后,对光较不敏感的视锥色素才能在亮处感光。) ④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双眼视觉是指双眼视物时产生的视觉,双眼视物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所以主观上只产生一个物体的感觉。双眼视物可扩大视野,有助于产生立体视觉。立体视觉的产生与物体表面的阴影和生活经验有关。)

36、 视觉电生理外界物体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视觉信息经换能(转为电信号)后以神经冲动的生物电形式传导到视皮质形成视觉,这就是视觉电生理。正常人与患者的电生理活动有所差别,因此可以 通过视觉电生理的检查,来了解视觉功能并能诊断某些眼病。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视觉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它不仅适合于一般的患者,更适 合于不能做临床检查的患者,如婴幼儿、智力低下者或伪盲者;另对屈光间质混浊,看不到眼底者,它可克服混浊的障碍,测定到视功能,如白内障、玻璃体混独。视网膜脱离术前的视觉电生理检查可帮助预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此外,如将视觉电生理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对整个视觉系统疾病进行分层定位诊断。因而,视觉电生理检查在临床已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图(EOC)、视网膜电图( ERG)及视觉诱发电位( VEP)3大部分。

37、 眼电图(EOG) 是测量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细胞之间存在的视网膜静电位。视网膜感光上皮为正电位,色素上皮方向为负电位,两层间电位差可达60 mV。在明、暗适应条件下视网膜静息电位的变化, 主要反映光感受器细胞的光化学反应和视网膜外层的功能状况,也可用于测定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的生理变化。

38、 视网膜电图(ERG) 为短暂闪光刺激诱发的视网膜综合电位反应,根据刺激的不同形式可分为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GR) ;根据适应状态可分为暗适应ERG、明适应ERC和颜色ERG。 F-ERG 主要反映第一、第二神经元的视网膜外层功能,P-ERG主要反映第三神经元的视网膜内层功能。暗适应ERC主要测定周边部视网膜的功能,主要反映视网膜视杆系统功能;明适应ERC主要测定后极部视网膜的功能,主要反映视锥系统的功能。

题目: 视网膜电图(ERG)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疾病( D)

A. 交感性眼炎 B.视乳头水肿 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视网膜色素变性 E. 视网膜脱落

39、 视觉诱发电位(VEP) 是视网膜受闪光或图形刺激后,在枕叶视皮质产生的电活动,主要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至视觉中枢的传导功能。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分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 F-VEP主要反映黄斑区的功能、视路的传导功能和视皮质的功能。P-VEP主要反映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的功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到视皮质的形觉信息的传递功能和视皮质的功能。临床上用于视神经病变视路病变、黄斑部疾病的诊断。

眼视光学optometry

眼视光学Optometry,是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是以眼科学和视光学为主涉及面广的交叉学科。主要针对视觉方面的研究,有近视、远视、散光、弱视、低视力、光学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及其他视觉方面矫正等。

公众号

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眼的胚胎发育

一、人胚早期发育

发育成熟的精子进人女姓生殖管道后获能,如恰遇从卵巢排出的成熟卵子,则发生受精,形成受精卵。约第5天,形成囊泡状胚,称为胚泡。约在第7天,分化形成2层细胞,这两层紧密相贴,形似盘状,为胚胎发育的原基,称为二胚层胚盘,随后形成了三胚层胚盘。胚胎发育至18~19天,外胚层中部增厚形成神经板。至22 天左右,神经沟开始闭合,逐渐形成了神经管;至27天左右,完全闭合。神经管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分化为脑和脊髓。胚胎第4周末,神经管头端逐渐护大形成前、中、后原始脑泡。

题目:人体所有器官和组织均由(A)发育而成

A.受精卵 B.精子 C.卵子 D.胚胎干细胞

二、胚眼的发生和形成

胚胎第3周,神经管头端未闭合前,其两侧出现弧形凹痕,称为视沟,进一步发育形成 视窝。 胚胎第4周,神经管前端闭合成前脑时,前脑两侧向外部膨出形成左右对称的囊泡,称为 视泡。视泡腔与脑室相通,视泡近脑端变细,称为视柄,即视神经原基。

视泡远端进步突出膨大,贴近表面外胚层。视泡远端偏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双层细胞的杯状结构,称为 视杯。同时,该处表面外胚层在视泡的诱导下增厚,形成晶状体板。胚胎第5周时脉络膜裂开始闭合,由中部向前后延伸。胚胎第7周时,脉络膜裂除视柄下面部分外,完全闭合。玻璃体动、静脉穿经玻璃体的一段退化,并遗留一残迹,称为玻璃体管,其近段分化为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围绕视杯和晶状体泡的中胚层形成脉络膜和巩膜的原基,因此, 当脉络膜裂闭合完成时,已发育为具有眼的各组织雏形,即形成胚眼。 胚眼形成过程中如视泡不发生,则形成无眼畸形;如两个视泡合并为一个,则发生独眼畸形。若脉络膜裂闭合不全时,可形成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和先天性虹膜、睫状体缺损。

题目:1、胚眼发育从第(B ) 周开始

A.2 B.3 C.4 D.5

2、下列发育顺序正确的是(B )

A.视杯→视泡→视茎 B.视小窝→视泡→视杯

C.视小窝→视杯→视泡 D. 视泡→视小窝→视杯

三、眼球的发育

眼的各部分结构是由视杯、视柄、晶状体泡及其周围的间充质分化发育形成的。

1、眼球壁

①角膜的发生 在晶状体泡的诱导下,其前方表面外胚层脱离晶状体泡开始形成角膜上皮。 在出生时角膜上皮有4层,出生后4-5个月增至5~6层。

②巩膜的发生 胚胎第2个月末,视杯周围中胚层变得比较致密,由前向后发展,分化为巩膜, 胚胎5个月时形成完整的巩膜。

③脉络膜的发生 第4~5周,视杯周围的中胚层分化为内、外两层。内层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形成眼球壁的血管膜。血管膜的大部分贴在视网膜外面,即为脉络膜。胚胎第3个月,形成脉络膜大血管层,并引流人穿过邻近巩膜的涡静脉。胚胎第5个月,脉络膜的中动脉层在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大血管层之间形成,此时,脉络膜血管出现了明确的分层。

④睫状体虹膜、前房的发生 靠近视杯前缘处两层神经外胚层增殖,连同进人其间的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共同形成放射状的睫状突,其后侧平坦形成睫状环,睫状突与睫状环合成睫状体。视杯两层上皮的前缘部分形成虹膜上皮层,与虹膜的基质共同发育成虹膜。在晶状体泡与角膜上皮之间的间充质内出现一个腔隙,即为前房。虹膜与睫状体形成后,虹膜睫状体与晶状体之间形成后房。出生前瞳孔膜被吸收,前后房经瞳孔相通连。

⑤视网膜的发生 视网膜在胚胎时期较早发育, 由视杯内、外两层共同分化而成。 视杯外层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视杯内层增厚并高度分化,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胚胎第5 周,视杯外层 为假复层柱状细胞,细胞质清亮,无色素颗粒。此后逐渐变为单层立方层,细胞内也出现色素颗粒。第6周时细胞开始生成黑色素,是体内最早产生黑色素的细胞。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视杯内层增厚高度分化 ,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自第6周起,先后依次分化出节细胞、视锥细胞、无长突细胞、水平细胞、视杆细胞和双极细胞。视杯两层之间的视泡腔逐渐变窄,直至消失,此后两层则直接相贴构成视网膜视部。在视杯边缘部,内层上皮不增厚,与外层分化的色素上皮相贴。 睫状体部内层上皮分化为非色素上皮,虹膜部内层上皮分化为色素上皮。虹膜的外层上皮还不断分化出平滑肌细胞,最后形成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

⑥视锥细胞出现在胚胎第4 ~6个月, 视杆细胞出现在第7个月。 胚胎第8个月时,视网膜各层已基本形成。

⑦黄班区的发育胚胎第3个月时,黄斑开始出现,但发育较迟,胚胎第7-8个月时,黄斑区的视网膜开始迅速发育。胚胎第7个月出现中央凹。 出生时,中央凹的神经节细胞仅有一层,外核层仅有单层视锥细胞,而在黄斑的周边部有3~4层,但均无视杆细胞。这时的视锥细胞与视网膜其他部位的视锥细胞相比仍然短小,尚未发育完全,故婴儿出生时尚不能固视。出生以后,黄斑继续发育。直到 近4岁时,黄斑的发育基本完成。

题目:1、( A)是神经视网膜的发育来源

A.眼胚内板 B.眼胚外板 C.晶状体板 D.以上都不是

2、 (C )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发育来源最接近

A.皮肤 B.脉络膜 C.睫状体色素上皮层 D.巩膜

3、下列神经视网膜的各类细胞发育顺序正正确的是(A)

A. 神经节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B.视锥细胞 →神经节细胞 →双极细胞

C.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D.神经节细胞→双极细胞 →视锥细胞

4、神经视网膜中发有最迟的细胞类型是(B )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神经节细胞

2、眼内容物

晶状体的发育包含晶状体泡的演变和晶状体纤维形成两方面。 胚胎约27天时, 与视泡接触的表面外胚层增厚,形成晶状体板。 晶状体板内陷入视杯,逐渐形成晶状体泡。

玻璃体发育分为3个阶段。

①原始玻璃体胚胎第4~5周,在晶状体泡与原始视泡之间,充满着原纤维、间充质细胞和玻璃体血管,这些共同组成原始玻璃体。血管化的原始玻璃体在胚胎第8周时发育最完善,第12周时逐渐萎缩。

②次级玻璃体胚胎第3个月时玻璃体血管逐渐萎缩退化,形成次级玻璃体。原始玻璃体被挤向眼球中央和晶状体后面,形成Cloquet管,Cloquet 管可以终身存在。

③三级玻璃体胚胎3~4个月,由次级玻璃体的胶原纤维浓缩,延伸至晶状体赤道部,构成三级玻璃体,即晶状体悬韧带。在胚胎第5个月时,可见悬韧带从睫状体上皮延伸到晶状体赤道部及前、后囊。在胚胎第7个月时,晶状体悬韧带仍是比较薄的,到出生时才发育完全。

3、 视神经胚胎第6周时,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逐渐从脉络膜裂处进人视柄,由其腹面进人脑部。在胚胎第7周时,视神经纤维全部填满视柄,此时视泡腔不再与前脑相通。 胚胎第10周时,视束即已形成。胚胎第7个月时视神经髓鞘从视交叉处开始,沿神经纤维向眼部生长,出生后进入视网膜,则形成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

4、 血管系统眼部血管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发育过程复杂。 在胚胎早期第3周,血管开始出现,来自于眼动脉,逐渐发育为眼内和眼外的两个系统。

①眼内系统即玻璃体系统,是眼动脉的终末支,发育为玻璃样血管和晶状体血管膜,前者充满于初级玻璃体内,后者包围晶状体,在晶状体后极部与玻璃样血管分支吻合,形成毛细血管网。 胚胎第3个月,玻璃体血管系统开始退化。晶状体血管膜变薄,无营养能力而最终消失,如未消失,其残基有时可在成年人中看到,称为瞳孔膜残留。

②眼外系统包括眼眶和原始脉络膜血管。原始脉络膜血管出现后与前方的环状血管网吻合,并发出分支。 静脉系统与动脉系统同时发育,在视泡周围形成两个主要的回流系统:眶上静脉丛和眶下静脉丛。

题目:晶状体发育源自胚胎第4-5周时由表面外胚层内陷而成的(B)

A.晶状体板 B. 晶状体泡 C.视杯 D. 晶状体窝

四、眼附属器的发育

①眼眶 胚胎第4周时,由围绕视杯周围中胚层组织发育而成。眼眶发育较眼球缓慢,胎儿6个月时, 眶缘仅在眼球的未道部眼眶发育将持续到青春期。如果在儿童期摘除眼球,可影响眼眶的正常发育。随着眼眶的发育,眶轴逐渐向前移动,视轴亦随之发生变化。在胚胎2个月时(胎长16 mm)两眼视轴成120°角。 随着眼眶的发育及头、面、脑在胚胎期的生长、重塑和位置变化,到胎长40 mm时视轴成72%角,最终视轴达到45%角。视轴的改变对双眼单视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②眼睑和结膜 胚胎第5周,眼球前方与角膜上皮毗邻的表面外胚层形成睑褶。 第9周发育出眼睑附属物如毛囊、皮脂腺等,随后出现睫毛。胚胎第6周时出现睑板腺。

③泪器 所有组织均由体表外胚层发育而来。 泪腺由上穹隆外侧结膜上皮发育而来,在胚胎第3个月,细胞索中央出现腔腺,形成由腺泡和导管构成的泪腺。 副泪腺于胚胎第2个月时出现,亦由表皮外胚层分化而来。泪道的形成与外侧鼻突、上领突和眼睑的发育相关。第 8个月时鼻泪管下口开放,至出生前泪道完全通畅。如泪道内残留隔服或者泪点发育不良时,可以出现溢泪,甚至于泪囊炎。

④眼外肌 来源于中胚层。胚胎第3周,视泡周围的中胚层组织致密成圆锥形,为原始眼外肌,第5周时,可以分辨出4条直肌和2条斜肌。第6周时各眼外肌完全分开。 第10周以后,上睑提肌从上直肌分化出来,故上睑提肌和上直肌可同时发育异常。

⑤出生后眼的发育 胎儿出生时,眼球前后径为12.5-15.8 mm,垂直径为14. 5~17 mm,婴儿眼球前后径短于垂直径,屈光间质的屈光力强,故为远视眼。 另外,角膜较大,直径约10mm;瞳孔小,不能完全开大;前房浅,房角窄小;睫状体平坦部较短,晶状体较成人略圆。出生后第1年生长较快,形成球形,以后生长渐级,青春期后又加快,20岁左右逐渐停止生长;第2年角膜达到成年人大小;前房角在2~4岁达到成年人大小;睫状体平坦部7岁时达到成年人形状。中心凹出生后4个月内发育完善, 晶状体一生中不断生长,直到老年时生长级慢。

题目:下列眼组织的发育持续到青春期的是(B)

A.眼睑 B.眼眶组织 C.角膜 D.泪腺

五、眼发育异常与先天性畸形

①先天性白内障指晶状体的透明度发育异常 。有内源性、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为染色体基因异常,有遗传性;外源性为母体或胎儿的全身性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如母体在妊娠早期患病毒性感染(如风疹、麻疹、腮腺炎等)、母体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

②瞳孔膜残留 是因 为瞳孔膜未能完全退化消失,出生后残留一部分,可呈现细丝状或膜状,遮盖在晶状体前面,轻度残留通常不影响视力和瞳孔活动,如影响视力,可手术或激光治疗,效果良好。

③先天性无虹膜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异常,多为双眼发病。可能是由于胚胎期视杯前缘生长和分化障碍,虹膜组织发育不全所致。由于无虹膜,瞳孔特别大。

④发育性青光眼 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多数出生时即有异常存在,但可到青少年时才发病。发病率在出生活婴中约为万分之一。 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者约占10%。

⑤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 又 称为先天性小睑裂,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内眦距离过远、下睑外翻、睑裂窄小,鼻梁低平、上眶缘发育不良等,呈现一种特殊面容。

⑥囊状眼球 是由于视杯两层未能贴附甚至停滞在视泡阶段所致。视泡腔中充满液体,使眼球呈大小不一的囊状, 较小者肉眼检查时不易发现,较大者要大于正常眼球,并常引起眼睑膨出。可发生于单眼或双眼,也常与脉络膜裂未闭等畸形并存。

⑦先天性无眼球或小眼球 是由 于视杯没有发生或虽然发生但未能继续发育所致。 这种畸形常伴有严重的颅脑异常。

⑧独眼仅存在一只眼 ,此种情况少见。胚胎早期左、右侧视沟在正中线融合形成的单眼,位于颜面正中。

⑨脉络膜裂关闭异常 发生 在眼球的不同部位,则可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组织缺损,如 虹膜缺损、脉络膜缺损、视网膜缺损、玻璃体缺损及视神经缺损等。

⑩先天性无晶状体 分 两种,胚胎早期晶状体板未发生所致者,为 原发性无晶状体;而晶状体形成后退化变性,致其结构消失,仅遗留其残迹,为 继发性无晶状体,较前者多见,常伴有小眼球或角膜异常。

⑪先天性晶状体异位 是由于睫状小带发育不全或松弛无力而造成的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如果双侧脱位且伴有瞳孔移位、视网膜脱离等,则称为马方(Marfan)综合征。

⑫先天性视网膜脱离 是由于视杯内 、外两层上皮生长速度不同步所致。有时视杯两层上皮先黏合而后又分离。这种畸形常伴有眼及头部的其他畸形。

⑬圆锥角膜 表 现为 角膜中央部进行性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多在青春期发病,女性多见,发展缓慢,多为双侧,严重影响视力。

题目:1、圆锥角膜多在(B)发病

A.儿童 B.青少年 C.中年 D.老年

2、下列哪个是晶状体发育 异常导致的疾病(B)

A.外伤性晶体脱位 B. 先天性无晶体

C.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D.糖尿病性白内障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合作,

高祥璐老师作序,俞志超、王辉、邓军

三位实战大咖联手打造的《眼视光实战应用》

本书三位老师俞志超、邓军和王辉结合各自的工作经验以及课程的内容,选取眼视光中心的核心——专业、运营两大模块来进行陈述,期待能有助于行业的践行者、有助于期待变革的所有人们。

眼视光实战应用的定购方式:

备注:眼镜店名称+眼视光

(不备注眼镜店名 一概不通过好友申请)

眼视光实战应用的 目录:

第一部分 视光入门检查.

第一章:视力检查.

第二节:小孔视力.

第二章 验光.

第一节:电脑验光.

第二节:检影验光.

第三节:主觉验光.

第三章:视功能检查.

第一节:隐斜检查.

第二节:AC/A测量.

第三节:调节幅度检查.

第四节:调节反应测量.

第五节:调节灵活度.

第六节:正负相对调节(NRA/PRA).

第七节:集合幅度.

第八节:远近水平聚散力测量.

第九节:远近垂直聚散测量.

第十节:聚散灵活度.

第二部分 儿童弱视.

第一章弱视的概述.

第二章弱视儿童的检查.

第三章弱视儿童的检查问题.

第四章弱视儿童的诊断及治疗.

第一节弱视的诊断及常规治疗方法.

第二节弱视的屈光矫正原则.

第三节不同类型弱视的治疗方法.

第五章弱视综合治疗仪的操作介绍.

第六章弱视儿童的相关疾病.

第一节 斜视.

第二节 眼球震颤和白内障.

第三节 上睑下垂和儿童眼底病.

第七章弱视儿童的饮食注意.

第八章弱视训练的六点注意.

第九章弱视儿童的实例介绍.

第十章记与陕西袁老师谈弱视案例.

第十一章弱视诊疗表单.

第三部分 视光中心运营.

第一章——正确认识视光中心.

第二章——眼视光中心的装修和功能区的设置.

第三章——打造专业技术团队.

第四章——眼视光中心岗位分工与职责.

第五章——眼视光中心的行为规范.

第六章——眼视光中心的规范接待流程.

第七章——完善的产品结构与服务项目.

第八章——眼视光中心相关仪器设备和产品.

眼视光实战应用 的定购方式:

备注:眼镜店名称+眼视光

1、本网站名称:源码村资源网
2、本站永久网址:https://www.yuanmacun.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6、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源码村资源网 » 流出白色透明液体是排过卵了吗(排出白色透明体是怀孕了吗)

1 评论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